近日,记者从济南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济南市城市管理局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以“以人为本、优质服务、规范执法”为内核,济南全力打造“温暖城管”品牌。聚焦“三度”执法、“四张清单”、数字赋能等举措,济南城管通过服务理念转型、执法模式创新、民生举措升级,让城市管理更具温情,让市民生活更添便利。
据济南市城管局党组书记、局长董庆哲介绍,济南城管突破“管理本位”思维,从“管理”向“服务”转型,推行“721工作法”——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用管理手段,仅10%需执法介入。“我们创新提出‘三度执法’模式,即执法办案有法度、执法行为有力度、执法过程有温度。全面推行‘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四张清单,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全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城市管理的温度藏在细节里。据董庆哲介绍:“我们以‘为民不扰民’为原则,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比如,突出变‘堵’为‘疏’,在全市设置258处便民疏导点和多处‘便民助农益站’,既为流动摊贩‘筑巢安家’,又让城市文明与‘烟火气’结伴同行。实施‘错时保洁法’,将传统的白天作业调整为夜间作业,白天以人机结合快速捡拾和应急处置为主,最大限度还路于民。”
市容“常治”、市貌“常新”,今年济南市启动了全市新一轮背街小巷精细化治理行动,计划利用三年时间(2025年-2027年),对宽度小于10米的城区693条背街小巷,开展环境精细化治理提升工作。“2025年主要是完成109条基础较差的背街小巷整治,争取年底前全部达标。”据市城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真介绍,同时,提升公共卫生间管理水平,新增30座24小时开放公共卫生间。开展照亮回家路行动,确保城市快速路与主干路亮灯率不低于98.5%、次干路支路亮灯率不低于96.5%。
近年来,济南“智慧城管”系统接入AI算法、无人机等新技术,让城市管理更精准高效,涉企执法更具温情。据市城管局党组成员、市智慧城管服务中心主任阴洁伟介绍,济南“智慧城市运管服”平台纵向与国家、省、市、区、街、居6级联通,横向与26个市直部门、429个区直部门单位和街办联通,实现业务协同、联动解决城管问题。通过综合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新技术等,完成了对中心城区5大类城市部件普查,建立了102万个城市部件“电子身份证”,形成“城市管理一张图”。
目前,济南“智慧城管”能够智能识别发现占道经营、暴露垃圾、违规渣土运输等20余种问题。针对频发、多发、易判断的涉企违法行为,依托济南市“智慧城市运管服”平台,实施在线巡查,对发现的首违、轻微违法问题,推送执法短信提醒,引导当事人及时改正,让执法“无事不扰”“有事少扰”。
在推进为民便民暖心服务方面,“济南掌上城管”微信小程序的应用,进一步拓宽了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渠道。通过发布“便民电子地图”,上线公共卫生间、临时便民疏导点、停车场等15类电子地图,提供智能搜索、导航等便民生活服务。今年,济南市将全力推进“全市一个停车场”建设,分区分类推动全市停车设施数据联网接入,整合全市停车资源,搭建停车统一支付系统,逐步实现停车资源“一网通管”“无感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