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县人民法院:用司法护航创新-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04/26 08:59:16
来源:济宁市中级人民法院

嘉祥县人民法院:用司法护航创新

字体: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重要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工作中,嘉祥县人民法院扎实践行“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理念,深化“嘉法智审”品牌建设,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大力推进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努力以司法力量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审判“三合一”,解纷质效驶入快车道

  2021年以来,被告人连某某为谋取非法利益,在未经商标权利人授权的情况下,制造相关服装品牌商标标识,并销售给褚龙(另案处理)等人,销售金额共计254758元。

  案件提起公诉后,嘉祥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团队仔细审阅卷宗,了解案情。经审理,认定被告人连某某擅自制造、销售他人注册的商标标识,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已构成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判处连某某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并处罚金10万元。

  “嘉祥法院有力惩治了犯罪行为,让我们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维护,为这样的举措点赞!”某商标相关负责人表示,嘉祥法院的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保护了商标权利人的经济利益,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有助于激励企业持续创新和提升品牌价值,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我们要让‘真创’受到‘真保护’,也要切实防范和打击以虚假诉讼、恶意诉讼等侵害他人商誉,扰乱市场秩序的滥用知识产权行为。”嘉祥法院院长屈庆东深知,关键有效的工作机制才能给知识产权保护注入强心针,让创造者无忧奋进。根据知识产权案件类型和特点,嘉祥法院抽调刑事、民事、行政骨干力量,组建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团队,加快建设复合型、专业化的知识产权审判队伍,促进刑事、行政与民事案件中的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最大化保护。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民事审判“诉调”对接,对于先行调解成功申请司法确认的,速裁团队第一时间出具调解协议确认书,调解不成的快立、快审,及时解纷。

  探索新模式,构建司法保护新格局

  不久前,在嘉祥法院庭审现场,知识产权审判团队通过互联网法庭,围绕一起不正当竞争纠纷进行线上审理,双方当事人针对案件争议焦点开展了举证质证和辩论。

  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此案远程开庭,方便了当事人诉讼,节约了案件当事人的诉讼成本,为当事人提供了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争议解决平台。

  据了解,原告山东庆某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健康产业公司。被告王某、张某等不再与原告合作后,自行生产销售假冒甲方商品的伪劣产品,严重损害了原告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给原告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原稿遂诉至法院。

  嘉祥法院受理后,承办法官积极与原被告进行沟通协商,以案释法,最终双方同意协商调解。因被告王某无法到庭,为了保证当事人诉讼权利的行使,遂通过网上开庭达成调解协议,完成签字确认。最终,被告于协议签订之日当即给付赔偿金,案件妥善解决。

  多年来,嘉祥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团队通过互联网、微信等方式成功调撤众多案件,针对各种原因不方便到庭参加诉讼的当事人,采用网络视频、微信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庭审。对个别白天工作期间不方便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利用下午下班时间开庭,对有调解意愿的当事人提供24小时不打烊服务,充分保障公民参加诉讼的权益,减少因庭审而增加的诉讼成本,不仅有助于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高行政裁决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更能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做好“加减法”,从源头化解知识产权纠纷

  “每天都在‘像’和‘不像’、‘是’和‘不是’之间反复斟酌。”从事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法官刘新娟深感自己身上的担子之重,一念之间可能就决定了案件的判定方向。

  知识产权审判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新类型案件、疑难案件层出不穷,对刘新娟以及整个团队来说既是全新的挑战,又是不断学习提升的机遇。她把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形象地比喻为守护知识花园的精细活:“我们要用严谨之心去甄别每一株花草的归属,凭公正之尺丈量权益界限,确保创新的种子能在合法沃土里茁壮成长,不被窃取的阴霾所笼罩。”

  在诉前化解知识产权纠纷,是一场静悄悄的权益守护战。

  嘉祥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拓展非诉解纷力量参与纠纷化解渠道,以“三级联动·嘉事嘉调”专项行动为依托,加强与镇街、行业部门、知识产权调解组织协调对接,注重发挥人民调解、行业调解、驻庭调解员参与调解等非诉调解作用,为人民群众搭建多元解纷平台。

  “聊着聊着就调了,唠着唠着就撤了。”嘉祥法院用简单、朴实的方式化解矛盾,践行新时代审判精神,切实为群众提供多样的司法服务。经过释法、明理,许多当事人就地和解,当场过付。

  打好“组合拳”,营造保护知识产权良好风尚

  “在宣传走访中,我们会提醒店家要保留好每一项货品的进货证据,如供货商营业执照、票据、电话、车牌号等。”嘉祥法院立案庭庭长王继同表示,有时候被告也是受害者,加强宣传引导至关重要。

  鉴于公众对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知识的匮乏,嘉祥法院积极制定知识产权普法宣传规划,加大知识产权精准普法力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知识,努力提升公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大力营造不敢侵权、不愿侵权的法律氛围。

  嘉祥法院主动将司法服务关口前伸后延,与市场监管局、检察院等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不定期召开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围绕深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合作、数据共享、案情通报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协同联动,构建纠纷多元共治格局。组织开展普法宣传进企业、进社区、进商超等活动,通过发布典型案例、召开专题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不断强化经营主体的法律意识。针对小商店、小卖部知识产权侵权多发、常发且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等情况,深入乡村60余家代销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宣传,提高群众风险防范意识。

  下一步,嘉祥法院将持续在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严格知识产权保护、积极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优化提升知识产权服务上下功夫,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完)

【纠错】 【责任编辑:张建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