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上午9时11分,随着列车门缓缓关闭,G4865次列车从全新的日照站驶出,向着北京南站的方向进发——承载着无数期待的日照综合客运站,完成升级改造,荣耀启用。
一大早,偌大的站前广场上已经围满了群众。广场中央,“海曲之光”球形地标循环播放着日照城市宣传片,秉承“碧海珍贝,云帆逐浪”设计主题的新建站房,在太阳的映衬下仿佛包裹着珍珠的贝壳一般,让南来北往的游客一眼就能记住日照海滨特色。
这不仅是一次交通方式的迭代,日照站的重新启用既是交通动脉的全新活力,是经济腾飞的澎湃引擎,更是文化传播的绚丽窗口,情感传承的温暖纽带。1985年,日照站还是连接港口与内陆的一座石臼所小站;1994年,这里更名为日照站并逐步在国家铁路网中占据重要位置,日照站的发展历程也恰恰见证了城市的崛起。
一进候车大厅,右侧墙壁上的3D裸眼大屏首先映入眼帘,黑陶、“太阳鸟”等日照元素轮番登场,逼真的画面让人无需佩戴任何设备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震撼力,向八方来客展示着日照深厚的文化底蕴。漫步站内,“迎日祈福”“闹春牛”“踩高跷捕小虾”等日照民俗元素随处可见,就连站内的座椅都选用代表海洋的蓝色,将海洋城市的韵味传递给每一个人。如今的日照站,不仅仅是一个交通换乘的功能性场所,更是城市文化传播的前沿阵地。
改造后的日照站焕然一新,新建站房车场规模扩充至4台7线,客运功能从铁路南侧迁移至北侧,形成“北客南货”的分场布局。这一布局优化,极大地改善了旅客出行环境,昔日拥挤嘈杂的场景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宽敞明亮的候车大厅、各类智能化服务设备。同时,货运编发能力大幅提升,海铁联运通道更加顺畅,运输组织效率也将进一步提升。从客运视角看,日照与中原、西北、西南地区的高铁快速通道就此打通,城市间的时空距离被极大压缩,人员往来如同在城市街区间穿梭般便捷,为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添上了浓墨重彩的关键一笔。
开通首日,日照站候车大厅里热闹非凡。很多市民专门购票乘坐首发列车。“今天专门带父母来乘坐这首发列车,当年上大学时,父母就是把我送到这里,乘坐老日照站的列车去北京。”市民汪欣欣如今在济南工作,此次是特意提前回到日照,就是为了带父母“打卡”这首列的仪式感。
“从日照站到万平口景区只有7分钟路程,对于游客来说太方便了!”今年70岁的高明晓老人每年四五月份都会到日照旅居,看到日照站的优越地理位置时,他感慨道:“日照已经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陆海枢纽之城,越来越多的人才和资源都会向这里聚拢,期待日照越来越好!”
近年来,日照坚持交通先行,构建起了海港、空港、陆港为主枢纽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从日照乘坐高铁可以便捷地直达90多个城市。以日照站的启用为标志,日照交通将实现到京津冀、长三角、中原经济区3个“3小时”的历史性升级,“走下火车遇见海、朝发夕至谈合作”的美好愿景正成为现实。崭新的日照站,也将以“高铁 文旅”创新模式为纽带,串联起日照丰富多样的文旅资源,让广大游客能够便捷地前往海滨浴场、万平口景区、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等知名景点,尽情领略日照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底蕴,推动日照文旅产业迈向新的高峰,带动旅游消费的蓬勃发展。
站房外六车道的设计、站房内配备的八部扶梯和八部直梯、车站与市内公共交通实现了无缝对接……每一处细节,都是日照最温暖的名片,向旅客传递着日照这座城市的真挚情怀。
从最初的石臼所站到如今的现代化车站,日照站宛如一位忠实的见证者,目睹了无数人的离别与归来,参与了城市发展的每一个重要阶段。飞驰的高铁联通四方,它缩短了时空距离,让更多人“多出去走走”和“常回家看看”,也为日照带来更多机遇,让日照阔步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伴着首发列车的驰出,让我们共同向五湖四海的朋友们发出邀约——
欢迎你们走进日照、品味日照,共赴一场阳光之旅、活力之旅、温暖之旅……(记者 蒋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