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规模最大的机采棉种植基地在利津开播-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04/28 15:27:42
来源:东营市融媒体中心

黄河流域规模最大的机采棉种植基地在利津开播

字体:

  4月23日,黄河流域规模最大的机采棉种植基地在利津正式开播,在全省首次实现膜上打孔播种免放苗技术应用,成功打通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最后一公里”。

  在利津春喜农机专业合作社3万多亩机采棉种植基地,搭载北斗导航的无人驾驶播种机往来穿梭,同步完成铺膜与播种作业。与传统模式不同,合作社首次启用“播种后膜上打孔一体机”,彻底告别播种后依赖人工开膜放苗的历史。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种棉需盖地膜,传统先播后盖膜,待棉苗出土后人工放苗,不仅时间紧迫,且人工短缺严重制约机械化发展。”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棉花分团团长董合忠介绍,新设备将播种、盖膜、打孔三合一,优化流程,从播种环节为棉苗生长预留空间,为全程机械化作业奠定坚实基础。​

  除免人工放苗技术外,合作社还创新采用盐碱地凹凸播种模式。利用盐分往高处聚集的特性,将棉种播于凹沟,有效减轻盐害,显著提升出苗率,实现盐碱地改良与播种同步推进。​

  近年来,利津以春喜农机为核心,积极与科研院所合作,已成功开展“盐碱地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等20余项试验示范,全力打造全省最大的“院所+合作社”盐碱地棉花新技术应用基地。目前,全县棉花生产机械化程度超90%。春喜农机专业合作社更率先建成全省首条棉花清理加工线,自主研发任意行距采棉机,实现从种植到加工的全链条机械化升级。​

  “今年我们种植了2.8万亩76厘米等行距机采棉,4000亩大小行机采棉。”利津春喜农机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田志伟表示,凭借设备与技术优势,机采棉清理加工后可直接供应纺织行业,未来,将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优化生产技术,持续探索棉花轻简化、机械化生产新路径,为黄河流域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张建芬 盖沙沙)

【纠错】 【责任编辑:贾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