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沂南:村庄文化“软实力”夯实乡村治理“硬支撑”-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05/06 15:39:17
来源:沂南县委宣传部

山东沂南:村庄文化“软实力”夯实乡村治理“硬支撑”

字体:

  “谁不说俺家乡好……”近日的一个夜晚,在山东省沂南县岸堤镇岸堤村,“麦霸”们开始聚在文化大舞台上“引吭高歌”,歌声和喝彩声此起彼伏。“这是咱农村人的‘夜生活’,不比城里差!”岸堤村党总支书记王长明说。

  “岸堤村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治理和乡村发展的全过程,通过培育村庄文化生态,充实了村民文化生活。”岸堤镇党委副书记、政协委员联络室主任周玉刚说道。如今,岸堤村已是全国文明村、省级红色文化特色村,这是岸堤村“文化治村、产业兴村”模式的成果显现。

  村庄文化建设首先要有“硬杠杠”,岸堤村从整治村居环境入手,建立村庄环境管理制度,形成“一人一早一胡同”的卫生保洁责任制,为全村每一条胡同配备一名“热心人”,一早起来带头清扫垃圾。该村探索实行“以‘德’换‘得’”机制,利用每月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的契机,每人自愿参与村庄集中环境整治一次加2分,平时乱扔垃圾一次扣1分,年底积分最多的进行一定的奖励,极大调动了村民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积极性。

  如今,岸堤村将环境卫生、村容村貌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要求群众自发保持庭院内外、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引导村民共同维护乡村环境,构建文明生态。同时,岸堤村还倡导厚养薄葬,推行丧事简办、喜事新办,通过村规民约等“硬杠杠”搭建乡村文明的基础。

  乡村文化建设还要靠“暖举措”。“我这连续11年被评为‘好婆婆’,咱儿媳妇连续8年被评为‘好媳妇’,咱脸上可是有光了。”岸堤村“好婆婆”刘吉美笑着说。先有“好婆婆”才有“好媳妇”,这是岸堤村多年来的优良传统。“每年评选‘好媳妇’‘好婆婆’,这个评选可以发挥典型带动作用,从家庭、家教、家风开始,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刘吉美说。岸堤村还利用暑假时间对重点儿童建立阅读室,崇文尚学之风在这里愈浓。

  走进马牧池乡张家峪子村,“椿树下”议事广场上,村民经常围坐在一起讨论村务,墙上“孝善和俭”的家风家训格外醒目。近年来,马牧池乡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治理全链条,乡党委深挖传统文化精髓,打造“家风巷”“好人榜”,组织“和美庭院”等评选,让崇德向善蔚然成风。该村“两委”创新“网格化治理”,将村庄划分为2个基础网格、7个微网格,村“两委”成员和网格员每晚开展夜间巡防,排查安全隐患、调解邻里纠纷。

  文化“软实力”正转化为治理“硬支撑”。依托红色资源禀赋,组织村民排演《乡村来了调解员》《不孝子女损失多》等小戏小剧,将移风易俗、村规民约融入剧情,既富了“口袋”又富了“脑袋”。“如今红白事比阔气的少了,参加文化活动的多了,村民心齐了,干事创业劲头更足了!”马牧池乡相关负责人表示。以文培元、以治固本,沂南这片红色热土在传统与现代交融中焕发新活力。(张萍 林彦彤)

【纠错】 【责任编辑:张建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