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改造一头牵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建设。济宁市任城区以数字科技赋能老旧小区,使其跟上城市更新步伐,焕发新活力。
5月5日一大早,任城区越河街道竹竿巷社区的两名网格员就在智慧社区小程序上收到信息,辖区一便民超市的灭火器即将到期。看到这一信息,网格员随即前往告知,解决问题。类似场景已成为网格员们的工作常态。
竹竿巷社区地处济宁城市核心区,面积0.38平方公里,大多数小区都始建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人口密度大、店铺林立、景点众多,是典型的居民聚集区、商业繁盛区、风景名胜区,管理难度大。
针对该社区街区景区交织互融的特点,今年,任城区在创建5G标准化智慧社区的基础上,集聚相关部门及第三方社会力量,对社区、街区、景区三个智慧平台进行“一核引领 三区共治”融合升级,打造“济智治”智慧管理平台。
“智慧社区,不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服务的升级。我们的5G标准化智慧社区数据平台设置了实景三维地图、鹰眼实时监控、AI行为分析等应用场景,极大地减轻了基层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实现了老旧社区智能化升级蜕变。”越河街道竹竿巷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宁介绍。
越河街道竹竿巷社区网格员刘艺感慨道,“智慧管理平台的使用大大减少了日常巡查和报表等繁琐的工作,让我们有更多时间投入到为民服务的工作当中。”
为幸福食堂增加人脸识别功能,让老人付款更便捷;佩戴智能手环连接“智慧养老”App,独居老人能一键紧急呼叫,监测心率、血压等常规健康指标;智慧停车、智慧安防、智慧跑腿,居民医疗购物均可在社区一站式完成……在任城区古槐街道北门社区,通过智慧赋能,让社区居民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离社区。
北门社区建造于20世纪90年代,有88栋居民楼,居民2400户,是一个典型的老旧社区。2022年,为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北门社区争取到省级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建设5G智慧化社区。
北门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吕秀云介绍:“目前,社区已规划471个智慧泊车车位,安装121个高清摄像头,依托智慧社区管理平台,通过视频可视化实时掌握限定区域的垃圾桶满溢、车辆乱停、高空抛物等涉及居民生活的问题。”
“现在小区越来越方便了,老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年轻人也愿意来住了。”任城区古槐街道北门社区居民王芹芹高兴地说。
近年来,按照“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的要求,任城区在有条件的老旧小区因地制宜植入“数字”元素,以竹竿巷社区为示范样本,目前,任城已建设智慧社区58个,开发涵盖社区治理、街区服务、安防智防、诉求办理、金融贷款、运河市集等40余个功能模块,打造出一批有特色、可推广、可复制的智慧社区最小单元和“一网统管”特色场景,让安防再升级、社区管理更细化、民生服务更多元,为居民开启智慧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