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文明新风绘就泉城新图景-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05/07 10:35:25
来源:济南日报

山东济南:文明新风绘就泉城新图景

字体:

  今年“五一”,小孙夫妇在朋友圈“官宣”了结婚证。为什么选在“五一”领证?新人打趣道,“国家法定的节日都是好日子,趁着放假我们来个说走就走的旅行。”不同于以往的大操大办,如今的年轻人将“简约而不简单”贯彻到底,文明新风也渐渐成为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今年以来,济南市以婚俗改革为核心,结合法治宣传、文明实践和基层治理创新,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进一步巩固文明新风成果,为传统节日注入新时代文明内涵。

  法治先行

  筑牢婚俗改革法治根基

  据悉,为应对“五一”“520”等婚嫁高峰,我市在4月份就启动“移风易俗法治宣传暨章丘区婚俗改革‘百村千讲’”活动。通过法治宣讲、以案释法、文艺演出等形式,明确“恶俗婚闹”“高价彩礼”等行为的法律红线。章丘区通过法律解读,强化群众对文明婚俗的认知;山东凌岳律师事务所律师以典型案例剖析天价彩礼的危害性,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陋习。

  法治与自治结合是移风易俗的重要路径。各村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将法治要求融入基层自治,形成“文明办事、抵制恶俗”的共识。章丘区圣井街道通过制定红白事操作标准,实现100%行政村红白理事会覆盖,推动乡风文明从“软倡导”转向“硬约束”。

  婚俗创新

  简约仪式传递情感温度

  “简婚不减爱”成为济南青年婚俗新风尚。

  平阴县玫瑰镇庄科村的“发嫁小屋”以暖白色基调与传统剪纸艺术结合,为新人提供简约而温馨的出嫁场所,既保留传统喜庆元素,又避免铺张浪费。济阳区举办“新时代青年集体婚礼”,10对新人以集体宣誓、交换信物等仪式替代繁冗流程,倡导“为爱情松绑、为幸福加码”的婚恋观。

  此外,全市整合景区、文化广场等资源打造婚庆基地,提供“婚纱摄影+礼堂仪式”一条龙服务。例如,钢城区柳桥峪村推行“喜事林”项目,新人通过植树替代大摆宴席,以生态环保方式见证幸福。此类创新既降低经济负担,又赋予婚礼文化内涵,深受年轻人青睐。

  新风实践

  多元场景培育文明习惯

  目前,移风易俗工作已经深入社区、校园、田间地头,形成了全域覆盖的文明网络。

  南部山区推行“四零一碗菜”模式,即上坟“零烧纸”、婚俗“零高价”、丧事“零土葬”、婚闹“零传统”,并通过“一碗菜”简化丧事宴席,减少浪费。济阳区仁风镇推出“美德积分贷”,将村民善行转化为信用贷款额度,让美德“变现”,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基层宣传形式亦不断丰富。槐荫区匡山街道以坠子书《要彩礼》等文艺作品揭露陋习;市中区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月”,通过“拉家常”式宣讲让政策接地气、入民心。

  据悉,我市将移风易俗纳入精神文明创建考核体系,形成“党政主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莱芜区董花园社区通过“明算账”对比居家与殡仪馆丧葬费用,推动“厚养薄葬”理念落地,成为全区首个实现白事全流程简办的社区。章丘区圣井街道将移风易俗纳入村级考核,通过“积分超市”“道德评议会”等载体,激励群众争创“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

  从文化浸润到制度保障,我市移风易俗工作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重塑社会风气。未来,我市将持续深化移风易俗,让“崇德向善、节俭环保”的新风持续激荡齐鲁大地,为乡村振兴和城市文明注入持久动力。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