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中区“教育合伙人”激发办学活力-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05/08 16:33:11
来源:大众日报

济南市中区“教育合伙人”激发办学活力

字体:

  在济南市市中区泉欣小学教学楼西南角一块22.5平方米的三角地,记者遇到了“教育合伙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试验示范基地科普实践教育项目组主任张建锋,两年间他把这块不毛之地变成了“小茶园”。苜蓿的根瘤能帮土壤“补充营养”,与茶树是“黄金搭档”。学生们在这位专家的指导下,茶树套种紫花苜蓿,在劳动中触摸科学的脉络。

  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地感受生命的智慧,张建锋与学校共同打造了“植物工坊”。两年来,他们开发了16门实践课程,让200多名学生亲手播种、观察、记录。1236名学生走进山东省农科院的试验田,见识到了小麦抽穗、果树嫁接,知道了科学家用相控阵雷达追踪迁飞害虫,体验了给蝴蝶兰做组培“手术”等,将专业资源转化为育人养分。“教育合伙人就像一座桥,连接着科研的深度与教育的温度。”张建锋说。

  走进市中区泉泽小学,6个雨水收集箱去年接了700多立方米雨水,相当于节约了近3000元水费。该装置由市中区生态环境局与学校共同设计,学生由此可算出“一场雨能接多少桶水”“一桶水可以洗多少次手”。而教学楼屋顶上,铺了2140平方米太阳能光伏板,每年发电大约38万度,可以满足全校70%的用电需求。另外还有4台风能发电机组,构成了“风光无限”体系,清洁能源覆盖率超过了85%,每年减排二氧化碳900吨。该校还是国际低碳学院实践基地。下一步,泉泽小学将利用兴隆片区“K15+教育联盟”贯穿全学段的协同优势,复制推广经验,打造环保教联体。

  牵手山东老年大学成立“乐龄关爱基地”为经五路小学送去葫芦丝、太极拳等公益课程;依托周边商埠文化资源,为孩子们拓展了37处老建筑研学场域;联合20余家政企校社资源组建“经·纬溢彩”艺术教育联盟……市中区大观园街道睦和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左翎介绍,作为全区119个社区之一,他们让各方资源真正融入托管服务、小小楼道长培养、儿童议事会、环境美化、敬老、慰老服务等联合育人项目,发挥传统社区“睦邻友好”的“熟人”优势,以社区为纽带积极调动辖区内外资源。社区非遗文化馆、蒲公英科普实验室、少先队共读书房、芯片农场等青少年教育阵地与学校的红领巾课程、农耕课程、科技课程、艺术课程全面融合,近百名社会各界志愿者作为常驻专家,成为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校外老师,数十家单位成为“童友好”教联体的有力支撑。

  日前,市中区召开教联体建设工作推进会。教联体以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目标、以学校为圆心、以区域为主体、以资源为纽带,促进家、校、社有效协同。市中区持续打造“没有围墙的学校”,联合各部门、街道办事处,建立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79处、中小学传统文化体验基地25处,打造17个系列科普课程,持续开展科普文化节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先后成立了五老讲师团、驻校导师团、社区志愿者服务团,提供课程与课后服务;建立100余处“社区合育人驿站”,涌现出一批代表性“教育合伙人”。

  下一步,市中区将以更开放的视野链接资源,以更精准的举措深耕内涵,让每个孩子在全环境协同的教育生态中茁壮成长。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