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涌泉城AI赋能 济南全面打造数字先锋城市-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05/12 10:47:28
来源:济南日报

智涌泉城AI赋能 济南全面打造数字先锋城市

字体:

  在刚刚落幕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济南以主宾城市之姿惊艳亮相。智慧版“孪生济南”吸引了全国目光:AI巡检系统精准识别20类城市管理顽疾;智慧交通平台动态优化信号降低拥堵率;RPA+AI“虚拟公务员”推动社保“秒级办结”……从政务服务技术升级到民生需求温暖提质,“人工智能+”作为济南数字化转型的一双臂膀,打开了千行百业升级的大门,数智“济南范儿”闪耀全国。

  一座城市的真正竞争力,不在于拥有多少摩天大楼,而在于能否让每个实验室的微光,汇聚成照亮科技创新力的星辰。从城市治理的“分钟级响应”到产业升级的“指数级跃迁”,济南正以“全域AI”战略重塑城市竞争力。一个立足山东、辐射全国的AI产业高地初现峥嵘,全面打造“数字先锋城市”步履铿锵。

  深耕“数算法”构筑坚实数字底座

  作为全国唯一集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试验区,国家工业互联网示范区于一身的数字化转型标杆城市,济南深谙“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的发展逻辑,深耕数字基建,打造支撑万亿级产业发展的坚实基座。

  在人工智能领域,大模型堪称加速智能时代深刻变革的“超级跑车”,而强大的算力则是其澎湃动力的“发动机”。今年,济南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正式投运,成为山东首个E级人工智能算力中心:1030PFlops智能算力每秒可完成103亿亿次运算,支持百万级大模型训练。日前,山东铁路发展基金有限公司与济南财金投资控股集团、济南城市投资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构建城市级智算中心,推动算力资源从“单点突破”向“网络协同”升级。同时,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的“山东算网”作为国内首个集“算力生产、高速互联、智能配给”覆盖省域的一体化算力网络,实现资源智能调度,为企业提供“算力水电网”般的基础服务。济南这座“区域算力中心城市”目前已建成40家数据中心,算力总规模达4568PFlops,其中智能算力3877PFlops,占比超过84%,连续3年跻身全国前十,省级数据中心核心区、黄河流域信息通信枢纽中心城市指日可待。

  算力“发动机”运转,离不开数据作“燃料”。作为“开放数林指数”全国第二的城市,济南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让要素流通起来,依托济南大数据集团、浪潮云、山东未来网络等共同打造济南城市可信数据空间,组建济南城市可信数据空间生态联盟,推动各领域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水平不断提升,进一步释放数据价值,激发创新活力。同时,在“数算法”流通服务平台开放10个高质量数据集、语料库,支撑训练开发精准模型,“采洗标测用”全链服务体系为开发者降低10%以上的数据开发成本,构建起“政府供氧+企业造血”的数据生态。

  算力、算法、数据齐备,大模型研发浪潮方兴未艾。以“山东算网”为技术基座,济南建设了大模型创新工场,聚焦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领域,支撑研发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垂类大模型达16个。目前,全市66个在研及商用大模型中,7个获国家生成式AI服务备案,33个入选省级典型案例,数量占全省首位,为全省产业创新升级注入AI能量。

  场景深化解锁全域“智变”升级

  在济南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的办公区域,有些工位空无一人,但办公电脑屏幕上却呈现着繁忙的业务处理进程。这位“隐形人”正是该中心最新引入的“数字员工”。它能够实现7×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工作。济南在全国首批实现了企业养老保险转移业务的全流程智能化办理,有效人工可替代率达到80%。目前,济南社保“数字员工”已探索推进62个应用场景,应用场景总数位居全国前列,审核率达到90%,节省业务经办时间9000余小时。

  从政务大厅到工厂车间,人工智能产业正在从技术与行业的简单叠加,向“大模型+垂直场景”的具体应用转变:乙盟信息“天工开物”设计艺术大模型覆盖数字媒体、游戏、动画等多个专业,服务多所高校,促进人工智能与设计学科融合;云鼎科技矿山行业大模型完成22类煤矿新场景开发,累计孵化110余类成熟场景,同时承建3个AI训练中心,规模化推广至30余家企业;平阴佩觽文创引入人工智能算法,实现文创产品个性化定制,大量国产IP成功输入欧美市场,国外市场占年总销量40%……济南制造业正经历从“汗水驱动”到“算法驱动”的“智变”。

  生态协同打造雨林式创新系统

  全国城市“AI名片”争夺战越演越烈,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和区域辐射力的人工智能高地,济南如何突围?答案是:以系统性思维打造“政策-空间-要素”协同生态,让创新种子长成产业雨林。

  以自我革新破题,打破机制框架。今年,济南市建立由市领导挂帅、政府部门和核心骨干企业共同参与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协同推进机制——成立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办公室。办公室成立两个多月,即交出一份亮眼的“数智成绩单”:围绕“算力引擎驱动、数据价值释放、模型迭代创新、场景深度融合”四大重点工作,算力、算法、数据、应用四大领域全面突破,统筹推进百余个重点项目,“AI泉城”城市品牌更加响亮。

  机制政策的利好环境,为头部企业汇聚了“强磁场”,4月24日,济南人工智能产业迎来“超级签约日”:华为将在济建设北方首个AI开发者创新中心;阿里云智算中心计划3年内扩容至2000P算力;科大讯飞联合本地高校共建“黄河AI实验室”;极视角大模型中心聚焦工业质检领域大模型垂类应用。六大签约项目预计带动产业链投资超50亿元。

  产业引力不仅引来行业“大拿”,也为创业团队带来新生机。4月24日的“AI大礼包”发布会上,济南推出全国首个“AI创业大礼包”引发关注:100个免费GPU卡时算力破解中小企业训练瓶颈,100T数据集涵盖城市治理、工业制造等重要领域,100个开放场景向AI企业释放……五大政策礼包通过调度平台“一键申领”,让创业者可以实现“拎包入驻”。

  根据《济南市新一代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锚定的目标:2026年,核心产业规模突破600亿元,人工智能企业达到500家,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总体水平居全国前列。此外,济南还将打造以4个集聚区、多个产业园为主体的“四聚多园”空间格局:高新区聚焦技术创新,历下区集中平台赋能,市中区深化应用创新,起步区培育未来产业。同时在历城区、章丘区、槐荫区等区县因地制宜,推动国家超算济南科技园、智能传感器产业园等产业园区建设,以及推进人工智能与传统优势产业深度融合。

  从2024年的数字城市竞争力位列全国第14位、连续6年获评“中国领军智慧城市”、荣获2024年“亚太区领军智慧城市”,到2025年着力打造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努力争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济南正在用人工智能领域的积极实践证明——“数字济南”建设进入“全面提升”新阶段。当数字化转型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相互促进时,一座城市必将激发出无限的发展可能。(记者 周历)(完)

【纠错】 【责任编辑:张建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