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山东省邹城市北宿镇吴官庄村的玉木耳种植大棚内,形似贝壳、通体晶莹的“玉木耳”长满菌棒。“每天步行五六分钟就能来干活,收入稳定还能学技术,这玉木耳成了咱的‘致富耳’。”村民孙庆芳正和同伴们边聊天边采收、分拣、晾晒,忙碌的身影与满棚“银花”相映成趣,绘出一幅产业兴村生动图景。
“镇里推行村党组织‘跨村联建’发展模式,打破村庄行政界限,整合资源优势,实现了村庄间的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我们联合瓦屋、曹庄、霍村三村,整合市级乡村振兴专项资金60万元,盘活废弃校舍土地,建成3座标准化大棚,投放6万个菌棒。项目预计年产玉木耳7万斤,每年为村集体创收20万元,并解决20多名村民就业问题。”吴官庄村党支部书记张立根介绍,村里引进反渗透水处理系统,不仅可去除水中杂质,还能精准调控矿物质含量和酸碱度,让玉木耳喝着“纯净水”长大,使其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多种微量元素。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从企业到农村,从实验室到种植大棚,小蘑菇的产业之根在邹城越扎越广,开出的“共富花”越来越艳。当地探索出了借袋还菇助增收、党建引领办村企、招商引资促就业、集中制棒多带动、合作社里共发展等食用菌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模式,实现了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地企双赢。
产业振兴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加持。邹城培育出一支以樊玲玲为代表的“巾帼科研突击队”,针对菌种依赖外购的产业痛点,开展菌种选育攻关,“友和03”金针菇菌种荣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目前,“巾帼科研突击队”正投身香菇、鹿茸菇等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同时通过开设田间课堂,带动500余户农户实现菌种改良增产。
作为国内首个以食用菌全产业链为主导产业的省级农高区,邹城农高区培育了以食用菌为主要特色的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完善“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利益共享模式,以及借袋还菇助增收、按揭农业保无忧、合作社里共发展等共富路径,辐射培育大束镇钓鱼台、太平镇马厂、石墙镇韩庄等76个食用菌产业特色村。
与此同时,当地发展食用菌精深加工及商贸物流、科技研发、文旅休闲等服务业,形成了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先后培育了光头李记、益家善、天恒生命等食用菌精深加工企业,开发了冻干香菇脆、银耳羹、灵芝孢子粉等深加工产品。建设集主题展览、学术交流、科普教育、文化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蘑菇科创园、草莓展馆,农工文旅深度融合,打造了多条近郊游、研学游线路,每年吸引游客超10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