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芍药书写"花中传奇" 年产1.2亿枝占全国六成-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05/15 09:17:44
来源:齐鲁晚报

菏泽芍药书写"花中传奇" 年产1.2亿枝占全国六成

字体:

  春归夏至,芍药凝香。2025菏泽首届芍药赛花会日前圆满收官。这场以“芍约菏泽共度醉美芳华”为主题的盛会,不仅见证了全国百余家花卉企业携千余作品同台竞技的盛况,更以“全国最大芍药鲜切花生产基地”的产业实力,勾勒出“一朵花”撬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

  在菏泽,这片土地上的芍药如今已不再是单纯的自然馈赠,而是化身为“会爆炸的菏泽大芍药”——3厘米的花苞遇水绽放成直径20厘米的繁花,如同春日烟火般惊艳世界。数据显示,菏泽芍药种植面积已突破5万亩,年产鲜切花超1.2亿枝,占全国市场份额60%以上,出口20余国,成为全球花卉市场的“硬通货”。 

  鲜切花年销量1.2亿枝

  从“小而散”到“大而强”

  曾经,菏泽芍药多以零散种植为主,花农各自为战,缺乏统一规划与市场对接,产业发展一直不温不火。“那时候花农单打独斗,一亩地年收入不到3000元。”牡丹区芍药农户李和平回忆说。没有统一的规划,缺乏稳定的市场渠道,即便拥有优质的品种,菏泽芍药也始终难以绽放出应有的光彩,产业发展在漫长岁月里波澜不惊。

  直到鲜花消费的春风拂过大地,菏泽芍药终于等来了属于自己的时代机遇。菏泽市政府敏锐捕捉到这一趋势,将芍药鲜切花产业列为乡村振兴的“旗舰项目”。政策的阳光开始普照这片花田,资金扶持、技术培训、市场开拓等一系列举措相继落地,为芍药产业的腾飞装上了强劲引擎。

  “政府搭桥,我们敢闯了!”牡丹区黄堽镇合作社理事长赵振华的话语中满是振奋。曾经,他的合作社仅有12户成员,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如今已发展到600余户,标准化种植面积突破5000亩。这不再是零星的花田,而是一片壮观的花海。在这片花海中,花农们的收入也实现了惊人的飞跃,亩均收入翻了三番,曾经的“小打小闹”如今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致富产业。

  补水、修枝、包装、冷藏……在盛世芍花智慧农业有限公司芍花车间内,每一个环节,工人们都认真专注,一丝不苟。“我们每年的芍药鲜切花都是供不应求,从销售范围来说,国内全覆盖,国外出口俄罗斯、澳大利亚、荷兰、迪拜、巴基斯坦等国家,去年,我们公司的总产值达到4000万元以上,拥有全球最大的芍药鲜切花出货量。”该公司总经理赵文双说。

  如今,菏泽已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芍药种植基地,栽培品种超过600个,种植面积突破5万亩,其中90%以上用于鲜切花生产。2024年,菏泽芍药鲜切花年销量达1.2亿枝,占据全国市场份额的60%以上,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芍药之乡”。

  科技破茧改写

  “五月花神”花期定律

  芍药,素有“五月花神”的美誉,其自然花期通常仅限春末,短暂而珍贵。然而,菏泽的花农与科研人员却凭借着对科技的不懈探索与创新,打破了这一季节的桎梏,让芍药花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

  走进菏泽的温室大棚,仿佛踏入了一个四季如春的花卉王国。在这里,温度、湿度被现代科技精准调控,每一株芍药都在最适宜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反季节催花技术的成功应用,是菏泽芍药产业的一次重大飞跃,让芍药鲜切花从2月到5月实现超长供应,甚至提前两个月抢占情人节、春节市场。

  在这些高科技加持的大棚里,孕育着一个个关于美的奇迹。工人们手持标尺,专注地测量着花苞直径,严格筛选出符合AA级标准(3.5厘米以上)的“御前表演”“沙拉”等品种。这些优质芍药凭借着硕大的花苞、娇艳的花色,成为国际市场的宠儿,远销海外,让世界领略到菏泽芍药的独特风姿。

  今年2月5日,第一批15000枝含苞待放的菏泽芍药鲜切花顺利办结通关手续,发往美国。这批芍药鲜切花的出口,比往年的出口时间提前了两个多月,单枝价格也达到普通出口价的3倍。菏泽市牡丹区文龙牡丹种植专业合作社经理段爱凤说:“去年发往美国的芍药鲜切花很受欢迎,客户很早就预订了催花鲜切花,我们这批催花鲜切花比正常花期早了两个多月,客户都在等着收货。今后我们也将继续提高技术、扩大产能,让更多‘菏泽大芍药’走向全世界。”

  近年来,菏泽市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将反季节催花芍药打造成鲜切花市场的亮点,大大拉长了反季节催花产业链条。在全国花卉市场中,菏泽芍药能巧妙错峰上市,尤其是与五一节假日、母亲节、网络情人节“5·20”等消费节点相遇,凭借着节日的拉动,迎来销售高峰。

  从田间到直播间

  “云”上卖花火出圈

  “广州预订,哪天可以收到货?”

  “芍药鲜切花,一般能开几天,直接插在花瓶中能开吗?”

  “我们买的芍药能保证开放吗,不会是‘铁蛋’吧?”

  近日,在菏泽鲁西新区吕陵镇千兴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350余亩芍药基地内,一场别开生面的电商直播正在火热进行,负责人孙广印正通过直播向全国网友展示刚采摘的“种生粉”芍药。镜头前,娇艳的花朵与村民忙碌的身影交织成一幅生动的乡村振兴画卷。该合作社通过“传统市场+电商平台+文旅融合”的创新模式,不仅实现了芍药鲜切花亩产1万多枝,年销售额400余万元,更带动周边村民增收,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为破解传统销售渠道单一的瓶颈,孙广印萌生了电商直播的想法。今年年初,他跨越2000多公里赴云南昆明斗南花卉市场“取经”,并邀请专业直播团队前来吕陵合作。“吕陵芍药品质好、产量高,这样的好产品值得被更多人看到。”斗南直播团队负责人张国容被孙广印的诚意打动,双方迅速开启合作。

  开播3天,日均销量达700—1000单。这一成绩不仅验证了电商模式的可行性,更让孙广印看到了“美丽经济”的无限潜力。他说:“电商直播就像一座桥梁,把吕陵的芍药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

  电商的蓬勃发展,还催生出一批“新农人”。返乡创业的90后小李,凭借短视频平台,将自家种植的稀有品种“蓝妖姬”芍药打造成网红产品。他用镜头记录芍药从育苗、绽放,到打包发货的全过程,充满田园气息的视频吸引了数十万粉丝关注,年销售额突破500万元。在菏泽,像小李这样的电商创业者超过3000人,他们不仅卖花,还推出“芍药盲盒”“插花课程套餐”等创意产品,让芍药从单一的鲜花销售,延伸出文化体验、艺术创作等多元消费场景。

  搭乘“互联网+”快车,菏泽芍药鲜切花主要销往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昆明等国内大中城市。如今,菏泽芍药在电商平台上的“战绩”令人瞩目:仅2024年“5·20”期间,某头部电商平台菏泽芍药的销量就突破200万单;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菏泽芍药的话题播放量超10亿次。曾经散落在田间的“五月花神”,如今乘着电商的翅膀,飞入都市的写字楼、温馨的小家庭,成为人们传递爱意、装点生活的“甜蜜使者”,更在数字浪潮中,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冷链技术的革新

  更让“娇花”无惧远行

  凌晨3点,菏泽芍药种植基地依然灯火通明。工人们在分拣车间里穿梭,将最新采摘的芍药鲜切花快速分类、包装。这些娇艳的花朵即将开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极速保鲜之旅”,而支撑这场浪漫接力赛的,正是菏泽不断升级的现代化物流体系。

  物流链的升级为芍药产业装上了“加速引擎”。作为中国芍药之乡,菏泽每3枝鲜花就有1枝通过顺丰走向全国。4月26日上午,随着一架波音737全货机从湖北鄂州货运机场平稳降落在菏泽牡丹机场,国内首条芍药鲜切花全货机航班正式通航。这架满载新鲜芍药的货机,凌晨从菏泽起飞,经鄂州全球物流枢纽分拨后,能让全国80%的主要城市在“次日达”,部分城市甚至实现“当日达”。相较于以往的陆运方式,运输速度提升了两倍以上,而且货机采用“恒温货舱+优先中转”的定制方案,极大提升了鲜花保鲜度。

  不仅如此,菏泽还与顺丰、京东等物流巨头合作,打造了专属的芍药冷链运输通道。冷藏车上,温度被精准控制在2℃-5℃,这个温度既能保持芍药的新鲜度,又不会让花朵冻伤。运输途中,每辆冷藏车都安装了GPS定位与温湿度监测系统,数据实时回传至物流监控中心,一旦出现温度异常,系统立即报警,确保芍药在运输过程中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从田间到消费者手中,菏泽芍药的物流网络已织就一张覆盖全国的“天网”。在菏泽牡丹机场,每天都有装满芍药的货运航班起飞,直达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铁路运输方面,“芍药专列”载着成吨的鲜花,日夜兼程奔赴全国各地;公路运输则实现了“最后一公里”的精准配送,配送员们会提前联系收件人,确保芍药第一时间送达。

  如今,每年1.2亿枝菏泽芍药通过这套高效的物流体系,从田间地头飞驰到全国千家万户。在这场极速“保鲜之旅”中,菏泽用科技与智慧,守护着芍药的每一分娇艳,让“五月花神”的芬芳,以最快的速度、最美的姿态,绽放在人们的生活中。(完)

【纠错】 【责任编辑:丁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