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沂蒙山巅,鲁C02228D城乡公交准时驶出沂源县客运中心。司机老陈的这趟早班车有些特别——除了乘客,车厢还整齐码放着邮包。“这趟‘带货公交’,既送人又送货,跑一趟效益提高了不少!”老陈笑着拍了拍方向盘。
在沂源县,这样的“客货邮”专线已编织成网,正悄然重塑着山城的物流“毛细血管”。
消费品下行 农产品上行
“叮!”当天上午9时23分,沂源县燕崖镇卫生院药房的电脑上弹出提示音,七旬老人李大娘的中药处方已通过“云药房”直达沂源县中医院智慧中药共享中心。随后,煎制好的14袋汤剂经过真空包装后放入专门的药物储存箱,14时顺利搭上“客货邮”公交车。当日傍晚时分,煎制好的14袋汤剂送达老人家中。
“过去,自己熬药得折腾大半天,现在就像点外卖一样方便!”李大娘捧着药包感慨。
这样的“民生快递”,每月在沂源城乡间要流转上千件。
与此同时,沂源县中庄镇沂源惠尔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阮照才忙着从周边樱桃园收购樱桃。采摘下来的樱桃,由工作人员分拣包装,贴上中国邮政的快递标签。
“今天共有300多单,发往全国各地。沂源县邮政专车上门,提供送单服务。”阮照才忙里偷闲向记者介绍:“再过几天,露天樱桃大量上市,日订单将大幅增加。”
沂源县“客货邮”融合发展,完美架起农产品上行、消费品下行的重要通道,极大方便了市民,也降低了邮政的运营成本。农产品进城,鼓起的是农民的“钱袋子”;消费品下乡,激活了农村消费市场。
成本大幅降低 效率不断提高
每天7:40至9:30,14:00至14:30,几千件邮递件由传送带送上沂源县汽车总站大厅内的分拣台,工作人员分拣后,装上各路公交车,运到各乡镇邮政支局。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客货邮”车次日均下行2个频次到各乡镇,运输快件7000余件。同时,日均从各乡镇上行出口1个频次,运输上行邮件400余件。其中,邮政、申通等电商发货300余件,年发送报纸、杂志、普服邮件、快件100余万件,运送苹果、地瓜等农特产品200余吨。
“客货邮”完善了“快递+农村电商”的合作服务模式,有效实现了果品行业与邮政快递、电子商务等行业的深度融合,打通了果品上行通道,推动了果品产业供应链、产业链的升级。沂源“客货邮”融合中心邮政运营经理何涛介绍,“客货邮”线路的城乡班车,有利于邮件上行出口。同时,利用邮政末端网点优势,对其他快递公司邮件进行代投,实现资源复用。
据了解,沂源县邮政分公司过去采用自有人员自有车辆进行邮件运输,年均运行成本在50万元左右。推行“客货邮”融合发展模式后,邮件运输成本不仅可降低40%以上,还为城乡客运企业创造了新的收入来源,每年可增加客运企业收入50余万元。
城乡“双循环”的淄博解法
近年来,淄博市邮政管理局以“政府支持+市场化运作+资源整合”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客货邮”融合发展模式,通过与公交公司签约合作,由其承揽邮政公司快件配送业务,安排专门线路、专门班次,提供“定点、定时、定车、定线”的代运快件服务,严格做到“人货分离”,并为公交线路沿线村庄提供快件直投服务,打出快递进村的“组合拳”。
2024年4月,沂源县邮政分公司率先与县公交公司、县悦顺达巴士公司、县长途汽车站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县长途汽车站租赁2500平方米场地,建设县级“客货邮”融合发展中心,整合邮件处理中心与客运车辆场地,解决了“客货邮”发展过程中邮件盘驳难度大的问题,通过升级自动一体化分拣设备,提高分拣深度和效能,减少二次分拣时限,从而提高邮件全程时限。
目前,沂源县“客货邮”已建设1处县级站点、15处乡镇级站点,开通10条运输线路,覆盖全部乡镇,通过整合“客货邮”线路,复用客运原有运力,在不增加车辆、线路、人员的情况下,由“客货邮”车辆调度员协调就近的班次客运车辆,将邮件、快件运输到乡镇级和村级站点,实现邮件“随到随走”。
一件件农产品快递,穿梭于沂源城乡百业。从“人享其行”到“物畅其流”,沂源县邮政分公司用实践证明,当传统客运遇上现代物流,产生的不仅是物理叠加,更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化学反应”。这条蜿蜒山间的“流动血脉”,正为淄博大地的新农村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记者 王子文 通讯员 许文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