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潍坊产业引擎背后的职教创新-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05/21 16:45:58
来源:大众日报

山东潍坊产业引擎背后的职教创新

字体:

  在山东天瑞重工的加工车间,新型微量润滑陶瓷刀具飞速运转,零件在其切削下实现精准加工。曾几何时,镍基高温合金切削的精度与效率瓶颈长期困扰企业,“我们结合企业实际,与技术人员共同优化了刀具切割参数。”潍坊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胡洋洋博士道出破局关键。这款被工人称作“车间手术刀”的创新成果,正是潍坊职业教育赋能地方经济的生动缩影。

  5月23日至25日,“更好潍坊·职教力量”潍坊市职业教育活动周主题展即将开展,职教成果展示、学生技能展演、校企对话等系列活动将集中上演,全方位呈现职业教育技能点亮未来、赋能发展的“潍坊方案”。在潍坊,职业教育早已超越传统意义上的技能培训,13所驻潍高职院校、33所中职学校、19所技工类院校正成为撬动产业升级的战略支点。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三年来,仅潍坊职业学院一所院校,就累计为1000余家企业“把脉开方”,111名专家攻克600余项技术瓶颈,拉动企业增效3亿元。实打实的数据展现了职业教育的强大力量。

  潍坊的职业院校不仅向企业输送专家,更着力变革育人模式。在山东科技职业学院与歌尔集团共建的“匠造班”上,机电专业学生王铜瑞正以企业加工中心为课堂,通过校企联合开发的课程,在企业工程师抛出的实际问题中淬炼技能。歌尔股份人力资源本部工学院校企合作部部长高萍直言,这样培养的学生可实现“毕业即就业,上岗即胜任”,帮企业节省大量人工成本。这种“课堂即车间”的教学场景,还延伸至潍柴、豪迈等企业。

  如何打好工业提质增效的革新硬仗?人才是关键。潍坊瞄准先进制造业需求,打破传统职教“重理论轻实践”的痼疾,积极构建校企育人共同体。比如山东科技职业学院聚焦潍坊制造业“9+3+N”重点产业链,近三年新增9个制造类专业,制造类专业占比65.5%,实现98.25%的专业与区域重点产业精准对接,三年培育出2000余名“车间学霸”,成为支撑潍坊制造的生力军。

  在田间地头与实验室里,职业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同样亮眼。在山东经贸职业学院的电商直播生产性实训基地,镜头前的学生主播轻轻捧起昌乐火山小米,身后的大屏幕上,订单不断攀升。当农产品面临“好品难卖”困境时,职业教育的触角精准切入产业链痛点。该校与企业共建供销富农产业学院,并创新打造“1个师生团队+1个村集体”助农矩阵,已对接帮扶潍坊市20余个乡镇130多个村,累计培训5000余名电商新农人,带动就业1800余人,孵化涉农创业项目30余个,近三年累计销售农副土特产品1.9亿元。

  花卉产业的转型升级则上演着另一番景象。在潍坊工程职业学院的花卉学院新品种繁育区,科研人员正小心翼翼分离蝴蝶兰胚芽。校企联合培育的“绿圣香妃”新品种,以独特锯齿状叶片和浓郁花香撬动市场,单株价格较普通品种贵四倍。这所与青州市政府联建的花卉学院,通过覆盖种业研发、种植管理、电商营销的全产业链专业群,让“东方花都”不仅卖鲜花,更卖品种权、卖技术标准、卖产业生态,赋能千亿级花卉产业。

  从工厂车间到田间地头,从技术攻关到人才培育,潍坊职业教育正以产教融合为纽带,依托匠心培育和技能人才供给,将创新基因深度融入潍坊工业提质与农业升级的进程。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