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鱼台县的首茬毛木耳迎来了采摘期。
走进张黄镇兴安村黄浩木耳种植基地,一朵朵肥硕的毛木耳破袋而出,密密麻麻地长满了菌棒。基地负责人黄艳华穿梭于大棚内,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
“近几年,毛木耳的行情很好,今年种植了6亩,36万支菌棒,一袋菌棒第一茬可产干木耳0.18斤。政府还给帮着提供技术支撑,让我们种植无忧。”黄艳华笑着说。
毛木耳种植是一项“技术活”,每个精心培育的菌袋,都要经过刺孔、浇水、通风等一系列工序。棚内的温湿度、光照强度和通风条件更要实时监测、动态调控,才能收获现在喜人的成果。
黄艳华站在大棚内细细地算了一笔账:“这一个棚我种了6万多袋菌棒,按以往的价格平均一袋能赚1块钱,能有6万多块钱纯利润,种养效益好销路也不愁。”
原来,黄浩木耳种植基地与济宁联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销售合同,销路不愁就没有了后顾之忧。据了解,位于张黄镇的济宁联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当地原材优势,精深加工木耳类产品,产品远销美洲、欧洲、东南亚等国家。2024年该公司借助济宁市食用菌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项目,打造年产2000吨出口干制食用菌加工基地,项目建成后实现出口额1000万美元以上。
“像东南亚气候炎热潮湿,居民饮食偏好清爽食材,毛木耳质地鲜脆、滑嫩爽口的特点完美契合当地饮食习惯,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前景广阔。”济宁联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飞介绍。
近年来,张黄镇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优势,在于梅村、白庙村等打造2000亩标准化毛木耳种植示范区,建设300亩毛木耳标准化产业园。目前种植的品种有黄背毛木耳、榆耳、白木耳等,全镇规模已达到1亿袋,实现产值3亿元左右。
目前,鱼台县已成为全国毛木耳生产规模最大县,构建起从毛木耳菌种研发、菌种制作、菌包生产加工、食用菌种植、产品销售、废菌渣回收利用的全产业链条。截至2024年底,全县拥有食用菌种植大棚共有8100余个,年产各类食用菌鲜品达50.35万余吨,总产值达16.43亿元,其中毛木耳年产干木耳4.41万余吨,产值达13.96亿元。(记者 吕光社 通讯员 张惠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