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威海:“蓝色粮仓”挺进深远海-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05/23 17:02:35
来源:大众日报

山东威海:“蓝色粮仓”挺进深远海

字体:

  “我们目前在研究虹鳟鱼在海上封闭船载舱养模式下的适应性。”近日,在全国首座封闭式舱养系统综合试验平台——“渔机1号”上,科研人员正开展虹鳟鱼产业链攻关,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余友斌说,“等形成操作规程后,实验结果就会被应用到大型养殖工船上面去。”

  “渔机1号”深远海养殖综合试验平台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与荣成市携手打造,于2024年8月在荣成市北部海域成功布放并投入运营。该平台以深远海养殖设施装备及模式研究为主要目标,集深远海养殖新品种开发、工业化养殖模式研究及试验观测等多功能于一体,设有4个大型及20个小型封闭式试验舱,养殖水体达5000立方米,能够满足多样化的深远海养殖实验需求。

  “相较于固定平台,它的最大优势是可以通过拖曳方式在适宜海域进行移动式养殖。”余友斌说,“渔机1号”投入使用以来,依托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等项目支持,系统开展虹鳟、大黄鱼和石斑鱼等主养对象船载舱养全过程工艺和装备研究,突破制约深远海养殖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工程装备瓶颈,破解工程装备与养殖工艺技术融合度低等问题。“渔机1号”投用不足两年,已在深海养殖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这里培育出的大黄鱼成活率高达95%。

  与传统养殖方式相比,深远海养殖设施装备更先进、养殖技术更领先,鱼类在天然的环境里生长,发病少用药少,还能带动水产育种、海工装备等产业。打造“渔机1号”,正是为了加速推进大型可移动封闭式养殖装备产业化进程,进而进入深远海播种、收获“优质粮”。目前,威海市在深远海养殖的主要模式是重力式网箱,自2017年开始推广以来,已建设246个。威海市政府新闻办日前举行的发布会上,威海市海洋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姜进军介绍,“我们编制了深远海养殖发展规划,积极招引央企、省企,引导本地企业进军深远海养殖。今年将推进在建的122个重力式网箱以及2个桁架式智能网箱建设,尽快形成产能。”

  根据《威海市海洋牧场发展规划(2023-2028年)》,威海市将推动海水养殖由近岸向远海转变,探索试验面向深远海的装备型海洋牧场,具体措施包括发展大型重力式网箱、桁架式智能网箱养殖,以及利用黄海冷水团资源进行三文鱼等鱼类的深远海智能网箱养殖。此外,威海市还将结合海上风电优势,发展“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模式,打造风渔融合发展示范区。通过这些举措,提升深远海养殖的技术水平和综合效益,促进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