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于5月22日至26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开展以来,位于15号馆的山东展区迎来中医药文化体验热潮。
“中药”产品成展区人气担当
“阿胶咖啡,马上做好!”东阿阿胶展位前,顾客络绎不绝,不到下午三点,几款中药饮品就售空了。展位上,“阿胶拿铁”“香柠紫苏饮”“满杯暖阳”三款产品备受欢迎。
除了饮品,山东展区还有不少“中药”产品。适合不同节气泡饮的中药材“茶包”;添加了龙脑、薄荷等7种中药材的“醒时生香”手串;中药材粉末和植物粘粉捏制的中药耳饰;填充了多种中药材的香囊、玩偶等,都是现场的“人气担当”。
中医药专家现场为观众免费把脉问诊,也成为山东展区一大亮点。记者在现场看到,等候诊脉的观众排到了隔壁展区,其中很多是年轻人。“专家给我搭了脉,问了几个问题,就对我的健康情况和心理状况了如指掌,很神奇。”一位深圳的年轻小伙儿惊叹。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中医院教授滕晶是齐鲁医派“系统辨证脉学流派”传承人,能通过双手诊脉的方式准确判断病情,并给出个性化的治疗建议。5月24日,滕晶共为近百位观众免费诊脉。
山东展区参展商、吟风生源生物科技负责人王晓鸣认为,“中药”产品火爆、中医药专家获追捧,都是中医药文化广受认可的表现。“中医药以各种灵活创新的方式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传统中医药文化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接受,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中药”为何成了流量密码
“中药”产品和服务,为什么受到年轻人的欢迎?记者现场随机采访了几位观众。有的表示,中药咖啡听上去养生又提神;有的认为,反正都要喝水,添加中药材还能祛湿;还有的则表示,喜欢尝试新鲜事物,“阿胶咖啡喝起来有淡淡的阿胶味,口味可以接受。”
东阿阿胶旗下“锦上花”茶饮采购经理于德江告诉记者,国潮的崛起、年轻人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可以及养生需求的增加,是“中药”产品流行的前提。“中医药能给消费者全新的体验,符合当下年轻人的社交传播需求。”
记者在山东展区看到,几乎每个购买中药饮品和中药文创、等待把脉的年轻人,都会各种“拍拍拍”,或详细记录工作人员的制作过程,或拍下展区里极具传统特色的“药铺式”装饰风格,分享给朋友家人或发表在社交平台上。
数据显示,18岁至35岁的年轻群体已成为养生消费的主力军,占比高达83.7%。但实际情况是,不少年轻人一边拿着冰杯,一边排队购买养生手串、养生茶。不少人提出疑惑:“他们真的懂中医药吗?这样真的能养生吗?”
对此,于德江认为,“中药”食品、饮品是中医药“药食同源”的一种现代表达,体现的是社交属性,“它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翻译器,通过年轻群体的高频消费,来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广泛传播。”
以“中医药生活化”引领美德健康生活方式
与中医药生活化相关的书籍,也成为文博会山东展区热销品。在山东出版集团“山东文脉”工程系列展台,《中医药文化与生活丛书》《中华传统美德格言集萃丛书》等书籍,引来观众询价购买。
山东数字出版传媒公司数字出版部编辑吴田田,从中看到了中医药生活化的市场潜力。
吴田田认为,中医药学来源于鲜活的日常生活,渗透在衣食住行的各个环节;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中医药文化是贴近百姓生活、强调实践养成、能将科技与人文融为一体的文化形态。“山东有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有丰富多彩的产品开发和活态传承,文博会山东展区的火爆也印证了这点。”
近日,省卫生健康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方案,以中医药文化为引领,大力推进“中医生活化”。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外事办主任、副主任医师刘江表示,提倡中医生活化,就是将中医的健康文化应用于人们的饮食、运动、休闲娱乐、道德修养等方面,可以提升全民的中医健康素养,引领全社会养成美德健康生活方式。
近年来,山东省委宣传部倡树美德健康新生活,结合中医药文化推广普及,策划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强化实践养成,引导群众养成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和文化认同。本届文博会上,山东省文明办组织编写的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大众读本《如此生活》就摆在山东展区入口处,在现场很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