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光灯下,水袖漫卷 柳子戏“摘梅记”-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05/26 10:51:28
来源:济南时报

镁光灯下,水袖漫卷 柳子戏“摘梅记”

字体:

尹春媛在《玩会跳船》中饰演白月娟 受访者供图

  镁光灯下,水袖卷起六百年风烟。

  日前,在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的竞演舞台上,山东“90后”柳子戏演员尹春媛以《柳子戏折子戏专场》完成戏曲界的“三项全能”——2小时内跨越三个行当、三种人生,让深闺情思与铁甲寒光在方寸戏台交替流转,为山东摘回第23朵“梅花”,也为柳子戏这一已经600岁的地方稀有剧种摘回第二朵“梅花”。

  5月24日,记者在山东省柳子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山东省柳子剧团)采访了载誉归来的尹春媛,听她分享“摘梅”背后的故事。一人横跨三行当

  尹春媛的“竞梅”演出,是一场不给自己设限的“大戏”。

  《柳子戏折子戏专场》共包括三出剧目:传统剧目《玩会跳船》、新编剧《老青天》和新编历史剧《巾帼雄风》,三折戏,三种人物风格,横跨闺门旦、花旦、刀马旦三个行当。

  《玩会跳船》是山东省柳子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的看家戏,也是尹春媛学会的第一出传统经典文戏。在剧中,她扮演的大家闺秀白月娟,端庄之外,又比杜丽娘多了一份聪慧机智,对演员的人物塑造和舞台表现能力要求极高。《老青天》中,尹春媛扮演的是风尘女子王粉莲,俏丽灵动,花旦中带有彩旦的成分。“一开始我很没有信心胜任,如今却是演得最畅快的一出戏。”凭借这一角色,尹春媛摘得第31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新人配角奖。《巾帼雄风》是典型的刀马旦戏,剧中扎大靠的樊梨花,英姿飒爽。不过,这也是一出让尹春媛“又爱又怕”的戏,2013年,也是在这部戏中,原本还是“刀马旦”的尹春媛不慎韧带重度撕伤,武戏生涯就此结束,至今10余年,再没演过。

  “从开场到落幕,2个多小时,我几乎一直在台上,抢妆都是争分夺秒的。”尹春媛说,相比整出大戏,折子戏专场更考验演员的体力、耐力和全面性,也需要演员能在极短时间内快速入戏出戏,塑造出不同的人物个性。这不仅是换装秀,更是灵魂的穿越。

  几经考虑,尹春媛还是决定用这样一场“戏曲马拉松式”的自我挑战,将自己的所学所练呈现给观众,将六百年柳子戏的鲜活与精气神儿呈现给观众。努力把一颦一笑做到极致

  1990年出生的尹春媛,是本届15位“梅花奖”获得者中仅有的两位“90后”之一。

  尹春媛说,让她感动的是团里的“一棵菜精神”,从领导到同事,从剧目筛选到流程安排,大家始终在不遗余力地支持她,“师父更是带着我,从人物出发,一点儿一点儿地练戏,每一个字、每一个唱腔、每一句念白都精益求精,努力把一颦一笑做到极致”。

  尹春媛的师父陈媛,是第22届中国戏曲梅花奖的获得者,曾为柳子戏摘得了第一朵“梅花”。提起自己的这位爱徒,陈媛不吝溢美之词。“她刻苦用功、尊敬师长,大家都喜欢她,收了这个徒弟我打心底里高兴。”在陈媛眼中,尹春媛不但谦虚好学,还很有灵性,一点就通。

  梅花奖竞演现场,掌声不断、喝彩不断,当最后一折戏的靠旗扫过台前,这位曾因伤暂别武戏的“刀马旦”,终于在满堂喝彩中超越自我。让更多人爱上柳子戏

  演出结束后,尹春媛半小时都没走下台来,总有源源不断的戏迷观众前来求合影。一位年轻的戏迷专程从外地赶来为她加油助威。

  这位戏迷不仅给尹春媛带来满满的感动,更有深深的触动。“像柳子戏这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曲种正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尹春媛说,得努力乘着这股“国潮”的东风,让更多人看到柳子戏的魅力。“以‘梅花奖’为标杆,持续创新,用新的内容、方式,让更多人了解柳子戏、爱上柳子戏。”“摘梅”只是新的开始

  1990年,尹春媛在“戏窝子”山东郓城县尹庄村出生,爷爷、老爷爷都是庄户剧院的戏曲业余爱好者,耳濡目染,幼年的她常常拿着两条毛巾当水袖耍;10岁,考入菏泽艺校柳子班,成为班上年龄最小的学生;14岁,获得第八届中国戏曲小梅花“金奖”,正式成为一名职业柳子戏演员;23岁,因韧带重度撕伤,原本主攻刀马旦的尹春媛转型主攻青衣、闺门旦;31岁,斩获第31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新人配角奖;35岁,登上中国戏剧梅花奖领奖台。

  尹春媛说,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开始。回望来时路,从当年“村里拿毛巾当水袖耍的小女孩”到如今年轻的“梅花奖”得主,尹春媛说,“干我们这行,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只要不停地努力,总会达到自己想要的高度”。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