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高温、潮湿等气候因素,既为蚊虫滋生创造了条件,也对药品储存带来了安全隐患。各类药品一旦受潮、变质,不仅可能影响药效,严重时还会威胁人身健康。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药剂科(临床药学部)主任刘安昌走进《壹问医答》直播栏目,为大家详细讲解了夏季合理用药的相关知识,助力大家安全度夏。
药品不同于普通商品,一旦储存不当,轻则降低药效,重则威胁健康。那么,如何在夏季妥善储存药品呢?“药品存储首先要根据药品说明书的要求,选择适宜的储存环境。”刘安昌表示,一般来说,药品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避光的地方,理想温度为10℃到30℃,相对湿度在45%至75%。药品说明书上的“阴凉处保存”“凉暗处保存”“冷处保存”等表述都有特定含义,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要求存放。
其次,特殊药品要格外注意。例如,生物制剂胰岛素、部分栓剂等需冷藏保存,放入冰箱冷藏室(2℃至10℃)但不能冷冻;已开封的瓶装胰岛素或胰岛素笔芯可在常温下(10℃至30℃)保存,但保存时间一般不超过4周。
最后,还应避免将药品放在阳光直射处,如窗台、阳台等,也不要存放在厨房、卫生间等潮湿环境中。硝酸甘油等急救药品,应放在干燥、避光的地方。若家中没有专门的药品储存柜,可在柜子中放干燥剂,或把药品装入密封的玻璃瓶或塑料瓶中,每次使用后拧紧瓶盖。
进入夏季,因空调、风扇使用不当,感冒相对高发。刘安昌介绍,夏季感冒多为病毒感染引起,属于自限性疾病,通常一周左右可自行缓解,一般只需对症治疗。发热头痛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鼻塞可短期使用伪麻黄碱,咳嗽可服用含有右美沙芬成分的药物,痰多则可选用愈创甘油醚。
刘安昌表示,藿香正气水主要用于缓解暑湿感冒引起的头痛、胸闷、腹胀、呕吐、腹泻等症状,适用于“暑湿型”感冒。不过,藿香正气水含有酒精,与头孢类抗生素同服可能引发双硫仑样反应,服用后也不能驾驶或操作机械。对酒精过敏者,可选择不含酒精的藿香正气软胶囊或其他口服液。
腹泻也是夏季多发病。“腹泻容易导致脱水和肠道菌群失调,除了止泻药,还可使用口服补液盐预防和治疗轻度脱水,使用时需间断、少量、多次饮用。”刘安昌介绍,微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等可调节肠道菌群,建议饭后30分钟用温水送服,水温不要超过40℃。服药需明确病因,避免滥用抗生素;蒙脱石散需空腹服用,与其他药物间隔1到2小时。
对于孕妇与哺乳期女性这类特殊人群,刘安昌提醒,孕妇在妊娠早期应尽量避免用药,若必须用药,应选择安全性高的药物,以最低有效剂量、最短时间给药;哺乳期妇女用药时,需选择对婴儿安全的药物。夏季常用药物中,含酒精的药物如藿香正气水,某些中成药如含有朱砂的仁丹等孕妇禁用;哺乳期妇女禁用链霉素、庆大霉素等抗菌药物。
户外工作者夏季易面临中暑、脱水等风险,需加强物理防晒,可适量服用口服补液盐或饮用含电解质的饮料。建议户外工作者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抗过敏药等,并将药品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