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南市历下区千佛山街道济柴社区,活跃着一群特殊的“能工巧匠”。他们手持各式专业证书,利用闲暇时光穿梭于社区楼院之间,为居民排忧解难。这个被称为“匠星联盟”的志愿服务团队,如星星之火,让温暖的故事每天都在楼栋间上演。
推拿师钱鼎仑是“匠星联盟”中的一员,持有高级推拿师和康复师双证的他,定期到社区开展推拿服务。每当网格员在微信群发布服务通知,居民们便会早早来到社区服务大厅等候,大家纷纷称赞:“钱师傅这双手,比医院理疗仪还灵光!”
31岁的护士杨可可也是“匠星联盟”的重要成员,她常说:“我有护理证,社区有需要尽管找我。”社区里的陈阿姨因长期卧病在床生了压疮,接到社区电话后,杨可可处理好手头工作,立刻赶到陈阿姨家,娴熟地为陈阿姨清洗创口、涂抹药膏,并向陈阿姨的老伴详细讲解护理要点,从正确翻身到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的方法,还建议进行负压治疗。之后的几周里,杨可可定期上门帮助换药,直至陈阿姨康复。陈阿姨的老伴感激地说:“幸亏社区和小杨的帮忙,老伴舒心,我也放心。”
退休老电工宋磊在社区里更是家喻户晓。三十多年的实战经验,让他对各种电路故障了如指掌。社区空调漏水导致电路短路,他迅速带着工具赶到现场,更换破损部件、重新包扎接头、做好密封处理,一气呵成;居民杨大爷家中突然断电,他检查发现是电闸老化,见杨大爷腿脚不便,便主动买来新电闸并安装好。此外,宋磊还策划用电安全科普活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用电隐患,增强了居民的安全用电意识。
济柴社区党委副书记李晓贞介绍,2024年“匠星联盟”成立,现已吸纳十余名成员,提供推拿、护理、剪发、修理家电、缝补衣服等多种服务。
“匠星联盟”的成立与发展,是志愿服务在社区治理中的生动实践。在这里,专业资质成为志愿服务质量的坚实基石;网格联动让志愿服务响应更加迅速、高效,确保居民的需求能被及时捕捉、快速满足;而居民间的深厚信任,则让志愿服务超越了单纯的技能输出,更添一份守望相助的温情。“人人都是志愿服务的参与者,人人都是志愿服务的受益者”的良性循环在此落地生根。(栾昕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