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参加书画展都像过节一样,看着自己的作品被展出,心里特别自豪。”近日,在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福宁社区国画展区,退休教师王桂芹兴奋地说。
为进一步推动文化社区建设,宁津县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创新打造“书画为媒、书院筑基、多元共治”的实践路径,建设开放共享的社区文化书院,推动优质文化资源更好汇聚社区、直达居民。
书画为媒,激活社区文化基因
为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宁津县串联非遗传承与居民共创,邀请省市书画名家开设公益讲堂,同步培育居民创作力量。依托文化书院平台,举办翰墨展华章、墨韵传初心等多场主题书画展,精选居民原创作品在社区长廊、公共空间集中展示,将社区装点成流动的艺术馆,激发参与者的自豪感与归属感。另外,常态化开展书法交流、剪纸体验等各类文化服务活动80余场。
同时,联合冀鲁两省等地举办青年书画展,展出《盛世牡丹》等精品画作90余幅,通过跨域联展强化学习型社区建设,推动社区书院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书院筑基,打造全龄文化生态圈
为满足全年龄段文化需求,宁津县各街道整合16个功能空间,立足“一小一青一老”全龄服务定位,构建阶梯式文化服务体系。
精准锚定青少年文化需求,开展非遗烙画、幸福学堂等多项特色活动。
聚焦中青年职业发展与社区共建,整合文化书院资源,开展新媒体运营、电商培训、手工编织等公益培训课程,激活社区青春动能。
针对老年群体,构建“文化养老+互助服务”双轨模式,打造老年大学,推出书法、戏曲、剪纸、广场舞等课程,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
从白发长者泼墨挥毫的书法教室,到宝妈们巧手编织的共富工坊;从学龄儿童感受非遗的幸福学堂,到青年群体静心充电的共享自习室——各社区正以系统化、场景化的治理创新,精心构建多维联动的社区文化书院,让“家门口的美好生活”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样本。
多元共治,绘就社区治理“同心圆”
依托16个社区“一社一品”的优质资源,文化书院化身链接政府、社会与居民的枢纽,推动“小书院”成就“大治理”。
社区以“家校社”三方联动共育模式,联动学校、医院等,错峰开放操场、图书室等场所,举办文化讲堂、技能培训等特色活动。利用文化书院建设主阵地的优势,积极链接老年大学、书画协会、京韵剧社等多方资源,为辖区居民提供活动场地与志愿服务,定期开展合唱、书画、戏曲、乐器演奏、舞花棍等文体活动,以多方联动、精细运营,以多元化、特色化优质服务,携手推动文化社区建设走深走实,构建集全民阅读推广、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书院。
从“送文化”到“种文化”,宁津县以文化书院建设为支点,立足群众文化需求,创新“全域联动、资源共享、特色发展”模式,将文化社区建设作为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抓手,推动文化惠民工程向纵深发展。(孔令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