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奎文:家门口建起“全龄文化乐园”-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07/09 16:52:32
来源:潍坊市奎文区融媒体中心

潍坊奎文:家门口建起“全龄文化乐园”

字体:

  近日,在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樱南社区的中医生活馆里,76岁的张阿姨体验了艾灸理疗,小孙女在剪纸工坊跟着学习非遗剪纸技艺。“以前想学手艺得跑老远,现在下楼就能上课!”张阿姨笑道。这样的场景,正是奎文区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生动缩影。

  资源沉下去,阵地活起来

  为破解阵地难题,奎文区创新转变思路,从“找地建”转向“就地融”,整合文明实践站、老年大学、实体书店、产业园区、文化商圈等五类资源,让文化服务精准触达群众生活。

  在胡西社区,当地与新华书店携手,打造“新悦读”品牌,通过“市场+公益”结合模式,将图书阅读资源送到群众家门口。东上虞社区红炉书院探索“一地多用”,白天开设非遗锻造课程传承技艺,傍晚成“四点半课堂”护航儿童成长,夜间开设“红炉夜校”满足居民充电需求。目前,全区16个试点社区实现阵地100%错时共享,惠及群众超10万人次。

  群众点单,精准送达

  为破解文化服务供需错位问题,奎文区创新建立供需精准匹配机制:制定资源清单,整合14个部门197项服务,形成“文化传承”“中医养生”等10大类目录,让群众点单有方向;搭建点单平台,依托省级数字文化平台打造“居民点单-社区派单-人才接单-群众评单”闭环,实现服务对接“零障碍”;建强师资矩阵,柔性引进高校名师79人,下沉专业教师234名,挖掘社区能人210名,构建服务人才“强支撑”;开辟课程超市,定制“1+4”全龄课程体系,推出“文化夜校”烘焙课、坚果实验课等110余门特色课程,推动课程服务“全覆盖”。

  从“单向输送”到“多维共生”

  在奎文,文化资源下沉催生了一系列充满活力的“化学反应”。奎文区推行“公益+低偿”运营模式:鼓励支持社会力量、行业企业、优质教育机构参与办好文化书院,推出普惠性公益、低成本惠民、市场化增值三类课程体系,既牢守公益底色,又激发运营活力。通过建立文化社区(书院)合伙人制度,引入鹿非马、博阅图书等70余家文化教育机构深度参与,实现多方共赢。近一年来,全区已开展“奎星闪耀”艺术节、“社区文化市集”等活动2000余场,优质文化资源下沉的“乘数效应”持续释放。(郑德阳 周晓璇)

【纠错】 【责任编辑:张建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