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中心城区土地资源日益稀缺、产业转型升级受限的瓶颈,青岛市市南区把目光投向高空,将楼宇经济作为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战略支撑点,向楼宇要空间、要效益,腾笼换鸟、释放优势,带动新旧动能转换,畅通高质量发展大动脉。
站在海信大厦海景多功能厅,一线瞰海视角下,浮山湾的美景尽收眼底。这栋拥有开阔视野、现代设施的高品质商务地标,恰是市南区楼宇经济向“新”提质的生动缩影。
“海信大厦于2002年交付至今,已投入使用23年。为充分释放并尊重这块稀缺土地的价值,我们公司决议对大厦进行整体升级。”运营经理王萌道出了焕新的初衷。
海信大厦的改造堪称一场系统性“外科手术”:从修缮园区、地下车库扩建、员工餐厅扩容,到核心的空调、消防、强弱电系统更换;从新增4部锋速电梯与新风系统,到租赁北侧停车场缓解“停车难”,改造覆盖了从硬件设施到用户体验的每一个关键环节。如今步入大厦,精智商务大堂的艺术穹顶、高低分区直达的智能电梯、可容纳260人的海景多功能厅、配备一线瞰海视野的空中健身房,以及1700平方米的现代化员工餐厅……一个满足现代企业对空间品质与效率双重需求的商务生态圈跃然眼前。
海信大厦并非孤例。2025年,市南区将15座老旧楼宇纳入更新改造计划,目前12座楼宇已开工,开工率达80%。除海信大厦整体改造完成,深业大厦外墙保温、中信大厦加挂LED大屏、私人银行装修项目均已完工;能源集团办公楼外部公共空间、内部基础设施、地下停车场扩建等项目改造进入收尾阶段;贝蒙特大厦完成2部电梯更换,中铁青岛中心、科技城等9座楼宇已启动大堂、电梯、空调等设备设施维修工作,累计改造面积达20万平方米,投资金额超3000万元。
面对产权分散、改造难度大的“硬骨头”,市南区创新探索“大业主式”更新路径。“我们发挥海建公司等区属国有企业作用,以山东国贸大厦为试点,收购楼宇8个整层共计8000平方米,整合楼宇零散业权与经营权,启动‘大业主式’更新改造。”市南区招商投资发展中心党组书记张新介绍。
这种模式的核心在于通过国有平台整合资源,破解“老旧散”楼宇改造中常见的集资难、协调难问题,实现空间与产业的同步焕新。未来,市南区将根据试点情况,探索收购更多楼宇产权、经营权,集中力量推进“老旧散”楼宇整合提升,集中统一改造运营,实现楼宇功能、产业真正焕新。
物理空间的更新只是第一步,如何让“新瓶”装“好酒”,吸引优质产业填充,实现空间价值的跃升,才是楼宇经济焕活的核心。市南区以精准招商激活闲置载体,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赋能。
巨头落子,产业能级跃升——在焕然一新的市南区涉外法务中心,抖音集团一级子公司巨量引擎迸发着现象级活力:自今年2月注册以来,营收已累计突破10.53亿元,未来三年广告业营收预计超100亿元。这不仅印证了优质楼宇对头部企业的强大虹吸效应,更以实实在在的百亿级预期,为楼宇带来爆发式增长潜力。
世界500强欧力士集团直接控股的欧力士(青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约入驻中铁青岛中心,注册资金10亿元。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落地乘用车与重卡换电业务,今年计划投资3亿元在全省建设换电站超60座。此外,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极易科技、澳柯玛产投等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重大产业项目也纷纷抢滩,为市南楼宇集群注入了澎湃的、面向未来的产业动能。
资本驱动,精准靶向招商——这些重量级项目的落地,离不开顶层设计和资本力量的精准驱动。市南区印发《2025年市南区“1+6+1”招商引资工作方案》,聚焦重点产业链靶向招商。上半年,全区招引落地优质项目7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4个(含10亿元以上项目8个),投资总规模107.5亿元,同比激增94.85%。
多元焕活,载体华丽蝶变——漳浦路12号地块投资4500万元,正变身为都市潮流运动社交公园“心动里”;原海关总署培训基地华丽转身为小麦岛旅居中心;巴黎春天、惠国宾馆、亚洲市集等被唤醒,已确定合作方,启动升级改造。
不仅如此,集约经营释放潜能,在“小空间”里做出“大文章”:颐高集团银座中心数字科创港引入山东奇点异数等15家数字科技企业实现满租;海天中心引入国际联合办公品牌雷格斯盘活整层;创联工场、千城嘉业等运营商旗下项目入驻率均超90%。(王一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