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出海打渔,现在开门迎客。在山海天张家台旅游村,渔嫂刘玉芳用20年时光,将自家老宅升级为“蔚蓝之约庭院”——一座以落地窗为灵魂的滨海民宿。现在,记者带您走进这座庭院,看一位普通渔嫂如何用诚信与匠心,让“面朝大海”从梦想变为了游客的寻常体验,也从中窥见日照旅游生态打造与民宿产业蓬勃发展的共生之路。
走进“蔚蓝之约庭院”,客房全部采用落地窗设计,搭配极简家具,既保留渔家质朴,又融入现代审美。清晨,阳光穿透玻璃洒满房间,客人无需走出房门,躺在床上就能看到渔船归港;傍晚,晚霞倒映海面,庭院露台就成为最佳观景点。
蔚蓝之约庭院主人刘玉芳说:“现在都流行小院,我一直喜欢这样的房间,主要是我们家靠的地理位置也好,外面也可以当小院,里面也没有蚊子也凉快。我们的房间全都是落地窗站在屋里面,在每一个房间都能看到海,在餐厅里房间里院子里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大海。”
20多年前,刘玉芳跟着丈夫凌晨出海,在颠簸的渔船上分拣海鲜,再到在码头顶着海风叫卖。那时候风里来浪里去,赚的是辛苦钱。后来,她捕捉到日照旅游兴起的机遇,将自家平房改造成首批民宿。
刘玉芳表示:“2000年的时候,路都通开了,通开之后看着条件挺好,这就开始转型。正好五一封海,到了九月一号这四个月的时间正好是旅游,就转型把房子给修建了,开始搞民宿。开始全村就十家八家,就是沿海路这一圈,里面人家还没开始。现在这会全村都开始搞了,我们是最早的一批。”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刘玉芳的民宿经营也一直与时俱进。不管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服务,都是如此。
经营民宿二十余载,刘玉芳始终将 “回头客” 视为民宿经营的金标准。客人想吃地道海鲜,她便系上围裙亲自下厨烹制;有人想体验出海乐趣,她会毫无保留地推荐私藏攻略;从房间卫生到服务细节,更是从不马虎敷衍。这份实在劲,让她在海浪声声的海岸边把日子过成了客人口中“来了还想再来”的温暖归宿。
蔚蓝之约庭院主人 刘玉芳:基本上现在没有旺季和淡季可说 ,基本上淡季也陆陆续续不怎么停,基本上也有。主要是政府都很支持,你看绿道绿化。
从渔船码头上的颠簸叫卖,到落地窗前的诗意栖居;从单打独斗的渔家小院,到山海天旅游生态的标杆样本。刘玉芳的“蔚蓝之约”不仅是一间民宿,更是日照旅游转型的一个缩影。这些散落在海岸线上的民宿故事,正以质朴的方式讲述着日照的蜕变,让更多人看见日照如何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书写出属于自己的诗意篇章。(记者 亚楠 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