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鲁南大地,小麦抢收已全面结束,夏粮收购也接近尾声。作为鲁西南粮食主产区的政策性金融主力军,农发行枣庄市分行以金融活水润泽夏粮收购全链条,今年已累计投放夏粮收购贷款5.2亿元,支持收购小麦约3亿余斤,用实际行动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
未雨绸缪,织密夏收准备“一张网”
4月南风起,备战正当时。当人们还在感受春光诗意、静赏花开美景,该行信贷人员已奔波在夏粮收购的前沿。行领导带队走访市农业农村局、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掌握第一手数据;信贷业务骨干深入14家粮食企业摸底调研,测算可腾空仓容,并以此制定10亿元信贷计划。
为解决很多粮食企业发愁的担保难题,该行早在2019年就先行先试,多次主动与财政、粮食部门汇报沟通。面对粮食部门正处于改制的关键时期,该行认真梳理粮油信贷政策及自身业务情况,积极协调沟通,争取工作主动权,促使粮食信用保证基金模式成功落地。经过近几年的平稳运行,通过该模式发放的信用贷款规模从筹建初期的2亿元增加至去年的6.5亿元,“1块钱基金撬动10块钱贷款”切实解决了粮食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和金融机构“不愿贷、不敢贷”之间的“断桥”问题。
快速投放,跑出政策落地“加速度”
资金早一天投放,夏粮早一天收购,农民早一天见钱。为践行好信贷支农的使命,该行集中全市骨干力量推进夏收贷款审批发放,同时为夏收信贷客户开辟绿色通道,帮助企业解决职责范围内的问题。6月9日,该行在全省农发行系统率先发放全省首批新粮收购贷款1亿元,为企业在“开仓收粮”前提供低成本资金,切实掌握市场化收购主动权。
高效的服务,让夏粮收购跑出“加速度”,也让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据悉,截至6月末,该行累计发放市场化贷款4.4亿元,同比多放1.4亿元,引导企业投入自有资金0.7亿元,收购量同比增幅达43%。
服务创新,筑牢粮安防线“智慧网”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流通安全是关键。山亭区曾多年面临政策性金融支持粮棉油成效不佳的情况,该行敏锐捕捉到这一问题,促成粮食仓储物流中心项目顺利落地,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山亭区粮食储存、中转的重要枢纽,有效提升当地粮食储备能力和流通效率。
“营储分离”是粮食收储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其核心是将粮食收储企业的经营性业务与政策性业务分开,确保政策性粮食的管理更加规范、高效。台儿庄区运河粮油管理有限公司的仓库通过“增彼减此”的模式实现了“营储分离”——将商业经营与粮食储备职能彻底剥离,使1.2万吨地方储备粮得以集中管理,仓储效率提升30%。“过去企业既要搞经营又要管储备,资源分散不说,储备安全也难保障。”枣庄市台儿庄区支行行长赵庆鹏介绍,这种模式如今已在枣庄5家储备企业推广,成为优化地方储备体系的“枣庄方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