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威海市人社局、团市委联合主办第三届威海市大学生创业大赛决赛。经过多轮激烈角逐,创业组《智农商航——数商时代乡村电商的引航者》和创意组《凌锐科技——掌握新一代战斗机超级引擎高精智能增材核心技术》2个项目获得一等奖,14个项目分获二、三等奖,14个项目获得优秀奖。
大赛自5月份启动以来,吸引173名青年创客报名参赛,经过初赛评审,最终30个优质项目脱颖而出,涉及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设备、电磁图像识别、激光投影、航空发动机设备、高精诊疗技术等多个领域和行业。
大赛秉承“以赛代训”的理念,精心安排创业主题辅导沙龙会、大学生精英特训营、“创业一对一”导师学员面对面辅导等一系列决赛前培训辅导活动30余场次,培训300余人次,全面帮助选手提升了参赛水平。
威海尧尧领先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崔冠尧在本次大赛中斩获创业组一等奖,“两年前,我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开展电商助农全链条服务。目前已与47家农户签订合作协议,帮助他们培育自己的电商账户、开展前期直播运营引流和注册产品商标等,助力拓宽产品的线上销路。”
本次大赛,威海人社系统还为20个创业导师工作室、10个“创业陪跑空间”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园授牌,并现场公布84个创业陪跑项目及42位陪跑导师名单,进行“创业陪跑”签约仪式,一对二开展全周期陪伴式服务。
去年以来,威海在全省率先开展“创业导师工作室”评价认定工作,分两批评定40个市级创业导师工作室。工作室由深耕创业领域的专家领衔,扶持高校大学生等青年群体和广大劳动者自主创业。“创业陪跑空间”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园是为创业者提供培训、指导、孵化及经营等服务的场所,为创业者提供全周期陪伴式服务,助力小型微型企业成长。目前,10个授牌微创园已吸纳创业小微企业415家,吸纳就业2300余人,成为威海重要的“创业陪跑空间”。
此次大赛是威海高度重视创业工作,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活力的生动实践。今年威海制订出台了《威海市“创业威海”行动方案》,提出实施创业市场环境“暖心计划”、创业重点领域“强链计划”、创业金融资本“护航计划”、创业领军人才“梧桐计划”、创业平台载体“筑巢计划”、创业能力素质“锻造计划”、创业文化生态“涵养计划”。预计到2026年,全市扶持创业1.9万人以上,带动就业5万人以上;每年培育专精特新企业50家、“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70家、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6个;每年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不低于各贷款增速,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亿元,新增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15亿元;年均征集创业创新赛事优质项目95个,举办各类创业促进活动65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