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通过联盟将葡萄酒生产、文化旅游和生态保护深度融合,为全球葡萄酒产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烟台方案’。”7月2日—5日,2025葡萄酒旅游大会在烟台市举行,全球葡萄酒旅游组织主席何塞·安东尼奥对烟台酒旅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给予高度认可。
本次大会会集了五大洲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名代表,沉浸式体验“仙境海岸+葡萄美酒”的独特魅力,共话全球葡萄酒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会上发布了《全球葡萄酒旅游烟台宣言》,将“推动负责任的葡萄酒旅游”作为全球共同倡议。全球葡萄酒旅游组织授予烟台“国际负责任葡萄酒旅游目的地”认证,授予蓬莱“全球杰出海岸葡萄酒旅游目的地”证书。
如此重要的全球性会议为何选在烟台召开?“酒旅融合”,葡萄酒旅游年均接待量高达300万人次,是烟台给出的答案。
烟台是中国工业葡萄酒的发源地。自1892年张裕公司创立开始,烟台葡萄酒产区历经133年的发展,集聚了204家葡萄酒企业、63座知名酒庄,形成丘山谷、柳林河谷、瀑拉谷三大重点子产区。如今,烟台葡萄酒产量占全国的40%、销售额占60%,2025年品牌价值达862.31亿元,连续九年稳居中国葡萄酒榜首。
近年来,面对葡萄酒行业下行和深度调整的影响,烟台以链式思维推动葡萄酒产业创新发展,通过一产强基、二产提质、三产增效,推动多产业融合、多业态叠加,通过链长制锻造可持续发展韧性。
蓬莱区丘山谷有拉菲在亚洲唯一的酒庄——瓏岱酒庄。瓏岱自开庄以来,便奉行“开门办酒庄”的理念,每年有上万人次到这里体验世界级酒庄的魅力。在逃牛岭酒庄,不仅可以体验葡萄酒酿造的全过程,还可以夜宿酒庄,品尝米其林标准的餐饮。安诺酒庄不定期举行音乐会、艺术展、骑行比赛等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
丘山谷面积不大,却聚集了拉菲瓏岱、逃牛岭、苏各兰、安诺、弘辰百诺等一系列精品酒庄,成为全市“酒旅融合”发展的一面旗帜。蓬莱区“一带三谷”葡萄酒旅游之路成功纳入中国首条葡萄酒旅游路线。
“中国葡萄酒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为全球提供了重要启示。以木兰沟村为例,其成功在于葡萄酒旅游与既有乡村旅游资源深度融合,而非孤立发展。”美国普吉特海湾大学研究员皮埃尔·利表示,真正的可持续发展需立足本地实际,通过多方对话找到平衡点——这就是中国模式的核心价值。
去年底,烟台在全国率先组建了葡萄酒文旅产业发展联盟,统筹协调资源,促进葡萄酒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联盟组建以来,采取了一系列创新实践,推动产业发展:今年1月2日,组织酒庄和旅行社开展新媒体业务交流会;2月3日至5日,赴欧洲参加第五届巴塞罗那葡萄酒周暨国际葡萄酒旅游论坛,广泛链接全球葡萄酒文旅资源;3月,在无锡、南昌举办“坐着高铁游烟台”文旅推介会;组织13家重点旅行社赴蓬莱等核心产区,开展酒庄资源实地调研与业务对接活动……
葡萄酒旅游大会期间,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与全球葡萄酒旅游组织签署了人才培训合作协议。烟台的学校将深度引入全球权威标准与资源,培养更多精通葡萄酒文旅运营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为烟台打造“全球葡萄酒旅游目的地”城市及中国葡萄酒旅游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持续助力。
从丘山谷星罗棋布的精品酒庄,到张裕酒文化博物馆,再到随处可见葡萄酒元素的朝阳街,每年有超过300万人次的游客“闻”着酒香来到烟台。越来越多的游客将烟台列入“葡萄酒旅游地图”,烟台葡萄酒产业链正在发生一场以融合为主题的深刻变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