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之夏:当千年诗意邂逅一城清凉-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07/15 10:59:42
来源:济南日报

济南之夏:当千年诗意邂逅一城清凉

字体:

济南之夏:当千年诗意邂逅一城清凉

  济南的夏天,是被诗词浸润的季节。这里的夏日既有“荷叶五寸荷花娇”的诗意景致,也有“泉边冰镇瓜果甜”的市井惬意。从大明湖的荷花绽放,到超然楼的雨后清凉,从护城河畔的蝉鸣,到泉水中的游鱼,这座被泉水滋养的城市,将夏日的燥热与诗意巧妙融合。古人笔下“绿树阴浓夏日长”的景致,如今仍在街头巷尾鲜活上演,让每一位驻足者都能在荷风、泉韵、蝉鸣中,触摸到千年未变的清凉与惬意。

    荷风送香 市花绽放的季节约定

  “荷叶田田千点碧,藕花冉冉满城香。”清代任弘远的《明湖夏泛》,让人感受到济南夏日荷花的繁盛与娇媚。作为城市的“夏日使者”,荷花在这个夏天如期而至。

  大明湖的荷花是济南的一张名片。夏日清晨,荷叶托着晶莹的晨露,薄雾未散,露珠在荷叶上滚成水晶。忽而一阵风过,满湖翡翠便跳起圆舞曲。漫步于大明湖畔,可欣赏荷花映水、荷叶田田的美景。倘若是能坐在大明湖的画舫中赏荷花,更是美事一桩。

  年年夏天,荷花如期盛开,这份“守时”让它也成为了游子心中的乡愁符号。“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元好问在《临江仙·荷叶荷花何处好》中,道出了荷花对济南人的特殊意义。每当看到荷花的时候,都会让游子想起家乡、想念家乡的亲人。

  在济南赏荷,只需寻个闲适的午后,踩着老城温润的青砖,看蜻蜓的薄翼掠过水面,在荷叶间绣出粼粼的金线,让目光醉倒在荷叶织就的云锦里。那层层叠叠的绿,是时光在这里沉淀的诗行,恰是这满城荷香,增添了这座城市的魅力。

济南之夏:当千年诗意邂逅一城清凉

    泉润清凉 天然冰镇的夏日馈赠

  “泉水遍地流,人在石上走。儿童水中戏,此间无三伏。”济南的夏天,藏着一份“天然空调”的秘密——遍布全城的泉水。

  作为济南的“天然水上乐园”,五龙潭的泉水清澈见底、碧波荡漾,四周杨柳依依,大理石地面被泉水映得闪闪发亮,一脚踩进去,清凉瞬间从脚底窜到心头。黑虎泉畔永远围着打水的市民。他们提着塑料桶,接满清冽的泉水,回家泡茶、做饭,或是直接灌入瓶中,当“天然矿泉水”饮用。

  泉眼处的水温常年保持在18℃左右,夏日里把手伸进水中,瞬间便能驱散燥热。最具济南特色的,当属“泉水浴场”。每天清晨都有市民跳进泳池,泉水清凉刺骨,却能洗去一身暑气。游累了就靠在青石岸边,看阳光透过老柳树的枝叶,在水面上洒下碎金般的光斑。岸边的石阶上,孩童们则拿着水枪嬉戏,水花溅起时,映出一道小小的彩虹。

  除此之外,济南夏天的美事之一,莫过于享用放在泉水里冰镇的西瓜,再用蒲扇扇着小风,看着泉水从身边流过,做一个悠长的午梦,多么惬意呀。

济南之夏:当千年诗意邂逅一城清凉

    雨过天晴 泉城夏日的瞬息之美

  济南的夏天,天气就像小孩子的脸,前一秒还是晴空万里,下一秒便可能狂风骤雨。唐代诗人韩偓在《夏夜》中写道:“猛风飘电黑云生,霎霎高林簇雨声”。这样的场景,在济南的夏夜也不罕见。

  雨来得急,去得也快。雨过之后必然是全新的城市,就连落雨之前低空盘旋的鸟儿,也会重新回到碧空翱翔。此时的大明湖,湖水让人感觉到比平时更加凉爽,水面上雾气氤氲,荷叶上滚动着水珠,超然楼显得比平时更高了。

  周邦彦在《苏幕遮·燎沉香》中写“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说的也恰如雨后的济南。晨光初现时,荷叶上的雨水被晒干,圆圆的荷叶在水面挺立,仿佛一群身着绿裙的舞者,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雨后的街道,是济南最迷人的景致。青石板路被冲刷得油亮,倒映着两旁的垂柳,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荷花的清香。这时候,若能在曲水亭街的茶馆里泡上一壶茉莉花茶,看雨水顺着屋檐滴落,便能读懂为何古人会说“济南潇洒似江南”。

    蝉鸣柳荫 街巷深处的夏日交响

  当第一声蝉鸣从柳树上响起,济南的夏天便真正进入了高潮。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里说:“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方不虚此生耳。”

  在济南的街头巷尾,蝉鸣是夏日最自然的背景音。苏轼在《阮郎归·初夏》中描绘的“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在城区随处可见,葱绿的槐树、垂条的高柳间,新蝉的鸣声低沉而持续;微风拂过,带着草木的清香,惬意无比。

  傍晚的护城河畔,是蝉鸣与晚风的主场。市民沿着河岸散步,柳枝在风中拂过肩头,蝉鸣渐渐变得柔和。济南人早已将蝉鸣当作夏日的一部分,少了这份喧闹,反而觉得不自在。倘若再有一树盛开的石榴花,夏日气息便更浓郁了,人的心情也更开阔了。

    鱼戏莲叶 泉水中的童趣盎然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汉乐府《江南》中的场景,在济南的夏日泉水中鲜活上演。泉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游弋,连鱼鳞的纹路、吐出的泡泡都清晰可见。

  有人在《济南七十二泉诗》中写道:“待到七月三伏天,赏泉观鱼河潭间。”如今,漫步趵突泉,“胖锦鲤”早已是网红——看着锦鲤晃着圆滚滚的身子在泉水里穿梭嬉戏,别有乐趣。趵突泉对面的五龙潭,里边的鱼也不“瘦”!清代文人刘鹗在《老残游记》中写“泉池澄明,游鱼可数”,正是这般景象:一条条锦鲤晃着肚子、摆着尾巴游来游去,鳞片在阳光下闪着金光,仿佛水中游动的宝石。

  不过景区也温馨提示:“为了鱼儿的身心健康,观鱼不喂鱼”。这份守护,让泉水的清澈得以延续。

  济南的夏天,就是这样一座被诗意浸润的城,早已在诗词与市井的交融中,成为独一份的人间好时节。从诗词中走来的荷花、泉水、蝉鸣,如今仍在街头巷尾鲜活生长,让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能在燥热中找到清凉、在喧嚣中遇见宁静。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