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记者走进山东省高唐县固河镇黄园子村,门前栽果、院后种菜、庭中有花几乎成为每家每户的“标配”。“以前,村里的房前屋后、道路两侧随处可见柴草堆、垃圾堆、破旧猪牛圈等,不仅影响美观,而且阻碍交通,不过现在已经大变样了。”村民李天军一边介绍,一边将记者带到了自家后院的一处小菜园,只见辣椒、茄子、黄瓜等蔬菜长势正旺。“这里以前是一处旧宅院。经村里统一规划后,我们拆除了残垣断壁,改造成了小菜园。”
走在高唐县赵寨子镇蒋官屯村的乡间小路上,朵朵油葵向阳绽放,金黄灿烂的花海与整洁的村舍、蜿蜒的村道相互映衬,构成一幅如诗如画的田园美景。谁能想到,这一片片生机勃勃的油葵种植地,曾经竟是废弃坑塘和闲散宅基地。
“今年以来,赵寨子镇抓住人居环境整治的有利时机,聚焦村庄环境治理难点、堵点,在蒋官屯村、东屯、西屯等多个村庄开展了集中攻坚行动。针对村内坑塘存在垃圾堆积、水体污染以及闲散宅基地长期闲置、杂草丛生等问题,镇、村干部积极动员,组织人力、机械,对坑塘进行清淤疏浚、垃圾打捞,对闲散宅基地进行全面清理、平整。”赵寨子镇人大副主席肖洪普表示,通过充分调研和分析,镇上决定坑塘周边和闲散宅基地上种植油葵。油葵适应性强、生长周期短、管理相对简单,而且经济效益可观。曾经无人问津的“犄角旮旯”,摇身一变成为“致富花田”,不仅改善了村居环境,更为当地群众带来了一笔可观的收益。
“今年以来,我们锚定‘改善群众生活品质’目标,聚焦基础薄弱村治理,深化‘以用代管’模式。为破解‘重建轻管’难题,深度挖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的实用价值,对整治后的基础设施、公共空间、生态资源等进行功能性开发利用,并委托村委或村民使用,代替了过去简单的政府巡查管理。全方位、深层次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村容村貌显著提升。”高唐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二级主任科员张瑞华表示,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治理坑塘2543处,整治空闲宅基地2655处,带动村集体增收600余万元,走出了一条资源活化、环境美化、治理优化的乡村振兴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