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泽库镇卫生院接诊过多位在室外劳动引起头痛、头晕、多汗、恶心呕吐等中暑相关症状的患者。
中暑主要是指在炎热天气、湿度大的环境中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紊乱而出现相关临床症状的疾病。
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不同,通常将中暑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其中,热痉挛主要表现为剧烈活动、大量出汗后出现头痛、头晕和肢体痉挛,无明显体温升高;热衰竭表现为发热、多汗、乏力、头晕、恶心呕吐、心率明显增快、直立性低血压或晕厥,无意识障碍;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主要表现为高热伴神志不清、体温常高于40℃、多器官系统损伤等,临床则分为劳力性热射病和非劳力性热射病,其中,劳力性热射病多发生在青壮年,剧烈运动或从事体力劳动后发病,约50%的病人大量出汗、心率增快、脉压增大,可发生急性肝肾衰竭,病死率高;非劳力性热射病则主要发生在通风不良环境中的年老体弱和慢性病患者中,皮肤干热和发红,多数病人无汗,可伴有行为异常、癫痫样发作,重者可有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脑水肿等。
快速降温是中暑治疗的基础,要马上将病人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安静休息,脱去衣服,促进散热,无虚脱的病人可采取冷水浸浴,同时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如果出现高热、意识障碍等症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进行紧急治疗。
中暑预防是关键,要避开高温时段,有效防晒,科学补水与饮食,备好应急物品等,家庭医生要通过巡诊等时机强化中暑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指导辖区群众掌握中暑基本知识,做好中暑预防措施,出现中暑症状及时就诊,确保安全度过夏天。(威海市文登区泽库镇卫生院 张治国)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