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清晨,走进山东省沂南县青驼镇的武家庄子村,目光所及处是洁净如洗的村道,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村民房前屋后井然有序。这番景致,正是近年来沂南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生动缩影。
“以前大家房前屋后都乱糟糟的,骑车走路都不方便,路上也有不少乱扔的垃圾,苍蝇乱飞。现在家家户户门口的花池子、小菜园垒得板正又美观,大家都自觉往定点投放点扔垃圾,小孩慢慢也学会了保护环境讲卫生!”青驼镇武家庄子村村民王丕栋道出了村庄的蜕变。
武家庄子村的蝶变,是沂南县人居环境整治的生动注脚。近年来,该村以“加减乘”思路推进整治:先做“减法”,集中清理残垣断壁、私搭乱建和农业废弃物;再做“加法”,整治沟渠,规范小菜园,栽种绿化苗木;最后用“乘法”凝聚合力,引导村民共同参与,形成了人人动手、共建共享的整治氛围,让维护整洁环境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
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质增效行动开展以来,沂南县累计清理垃圾9000余吨,清除“五堆”6500余个,拆除废旧种养大棚120余个。这背后,是该县“同心共建”理念的深入践行,通过充分调动群众主动性,构建起“县级统筹、乡镇推动、村组落实”的工作体系。
张庄镇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共建共美”的进阶版本。该镇创新推出《人居环境整治提质增效“5+31”工作方案》,将全镇56个村划分为20个重点提升村和36个分类推进村,聚焦人居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整治等八大方面同步发力,动员全镇干部群众齐上阵,形成攻坚合力。
“我们坚持全镇‘一盘棋’思想,以‘5+31’方案为总抓手,分层分类推进,确保整治工作无死角、全覆盖,争取让每个村都焕发新面貌!”张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侯合雷表示。
在具体推进中,张庄镇将“小地块经济”与积分管理相结合,充分点燃群众的共建热情。鼓励村民自发利用房前屋后的闲置地块,精心垒砌打造小花圃、小菜园等微型景观。这些扮靓家园的“微动作”,不仅让村庄颜值节节攀升,村民还能凭此获得相应积分,兑换米面油等生活用品,成功构建起“人人参与、户户受益”的良性循环。
如今,在张庄,打理房前屋后已成为村民每天的“必修课”,共建共享美好家园的良好习惯蔚然成风。
值得一提的是,张庄镇还积极创新宣传形式,组织文艺志愿者自编自演乡土喜剧小品《保洁员》,并积极参与文艺下乡展演,用身边人演身边事,在欢声笑语中将“环境整治人人有责、美丽乡村共建共享”的理念深植人心,让文明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养成。
“演了几次《保洁员》,自己也成了村里的‘卫生标兵’。看着小品里那些不文明行为,大家伙儿都笑,笑完也更自觉地维护身边环境了,毕竟谁也不想当戏里被笑话的那个!”参演的张庄三村村民刘泽芬深有感触地说。
以生态宜居为基,沂南县正通过从共建到共美的实践路径,在沂蒙沃土上绘就新时代乡村发展新图景。如今的沂南,不仅实现了村容村貌的“外在美”,更涵养了乡风文明的“内在美”。这场从环境整治到内涵提升的变革,让乡村振兴有了更坚实的底色。(王振华 刘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