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东省多地持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高温热浪来袭,农业生产户外劳作强度大、暴露时间长,易引发健康问题。首先,农田缺乏遮阳设施,长时间暴晒会致头晕、乏力等,严重可危及生命;大量出汗致水分盐分流失,影响身体机能;紫外线直射会灼伤皮肤、损伤眼睛;高温还易致疲劳,增加慢性疾病发作风险。
保障务农人员安全,需优化劳作安排,避开正午,选清晨或傍晚作业,缩短连续劳作时间,每30分钟休息补水。科学补充水分和营养也很关键,建议每隔20—30分钟饮用100—200毫升常温淡盐水,每天饮水量不少于2000毫升。多食用水分含量高的蔬果,并搭配优质蛋白质食物。
还要注意身体异常信号:出现头晕、乏力、多汗等中暑先兆症状时,应立即停止劳作,转移至通风阴凉处。发现中暑后,可解开衣扣散热,用湿毛巾擦拭身体降温,饮用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品,严重时应立即拨打120就医。(作者张显鹏、王德军工作单位为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通讯员 刘祥征 记者 黄鑫 整理)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