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济南市章丘区“乡村好时节·游购乡村”系列活动接续举办,7月12日,2025白云湖生态文化旅游节开幕;7月13日,第七届“过半年”乡村振兴戏剧节在章丘区官庄街道石匣村启动……丰富多彩的活动,聚人气、育商机、促消费、增收入。
炎炎夏日,章丘区白云湖的万亩红莲绽放,百鸟翔集,绘就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生态画卷。当地政府围绕一湖风景做文章,在现场举办特色产品展、非遗“匠心手造”展、“寻美白云湖”书画摄影大赛等活动,鲜切荷花、现采莲蓬、荷叶茶等特产,吸引了大批游客。
近年来,白云湖先后开展了退渔还湿、湖库清淤、湖库连通等一系列生态保护工程,水域面积2.6万余亩,湿地率83.2%,水质达到了Ⅲ类标准,是章丘区首家国家湿地公园、济南市面积最大的天然湿地、山东省第三大湖泊。
立足生态资源,深耕“水”特色,白云湖街道打造了“荷香柳绿 十里长廊”,带动11个村连片种植白莲藕1000余亩,亩产量约3000斤,年销售额500万元;开发鲜切花种植,培植适合观赏、保存的荷花,打通包装物流渠道,销往全国各地。同时,进一步延伸生态农业产业链,对荷叶、蒲公英、白莲藕三大品类进行深度加工,形成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模式,年销售额突破600万元。
此外,当地推动嘎啦苹果、辛丰金蝉、菌菇等优势产业“多点开花”。新引进的玉园生态园菌菇种植项目,年产鲜菇70万斤,每年助力村集体增收50万元。辛丰村探索果木经济与金蝉养殖结合,“树上果、地下蝉、林间菜”的“林下经济”模式高效运行,一亩果园蝉年产量就可达一万多只,经济效益颇为可观。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建设“水乡云筑”民宿聚落区,新建及改造民宿72处,打造春露营、夏赏荷、秋飘苇、冬观鸟的文旅模式。
走进官庄街道石匣村,村里的老戏台又热闹起来。这个千年古村是章丘梆子的发源地,一直有“过半年”的传统,“看大戏、吃伏羊、过半年”的习俗流传至今。党中华、宋小川、裘芸、李政宽等来自全国各地的曲艺名家携拿手好戏精彩亮相,从经典戏剧选段到新编歌曲、戏歌,传统与现代在方寸舞台间碰撞交融。鼓点铿锵,丝竹悠扬,章丘梆子、河北梆子、京剧、花鼓戏等多种戏曲形式轮番上演。非遗市集上,各种“章丘手造”特色产品,如蒲柳编织、章丘铁锅、根艺泥塑等,让游客近距离接触和了解非遗,同时,也带动了农家乐、民宿的客流量。
依托独特的文化资源和地方特色,章丘区将文旅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通过“乡村好时节·游购乡村”系列活动,将全区的优势资源“串珠成链”,探索“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新业态、新产品、新场景,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让文旅流量加快转变为经济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