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和祝福条幅,沿路从无人机上喷射出的礼花……近日,二环西路一家酒店前,一对新人在婚礼仪式上选择无人机表演,代替传统手持彩条礼花。这是继无人机送快递、送外卖、送医疗用品后,济南在无人机应用领域开拓的一个新场景。
在济南,无人机离百姓生活还有多远?
试水婚庆业
随着低空经济的发展,无人机在婚礼上的应用越来越多。在互联网搜索相关信息,除传统航拍外,多数是用无人机室内送婚戒、室外送婚书或夜空表演等,而且室外几乎全部是应用在集体婚礼上。
日前,无人机应用在济南首次试水婚庆行业,而且只针对一对新人。现场7架无人机同时表演,喷撒泡泡和彩条,喜降祝福条幅和旗帜,科技感和浪漫值拉满。
“20岁-30岁之间的新人,接受度明显更高。他们成长于数字时代,对‘科技+浪漫’的组合天然亲近,觉得无人机表演既新鲜又能体现个性。”执行这次婚礼表演的步云航空负责人颜忠杰对无人机这一应用新场景充满期待。他表示,低空应用正加速走进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如果能形成商业可闭环、规模可复制的场景化应用,赋能婚庆行业提质增效,将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释放更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今年不断“放大招”
记者梳理发现,济南目前在热门的无人机赛道中取得一定成效,今年以来落地一些应用新场景。
快递运输方面:今年1月,济南首条低空物流线路试航成功,满载快件的无人机从长清区平安街道的快递分拨场地驶向山东交通学院长清校区;1月底,济南首条无人机外卖配送航线试飞成功,一份外卖从经十路某餐饮店送达千佛山景区指定地点,仅用时3分钟。
医疗物资运输方面:3月,济南医疗物资低空运输航线正式开通,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历下区历山院区、历城区鲍山院区、高新区蟠龙山院区实现航线联动,可完成检验样本、血液输送、医疗耗材、医疗器械的快速转运。
观光旅游方面:今年5月,一架通体洁白、外形“圆滚滚”的流线型载人飞艇“祥云”从平阴孝直机场起飞,途经泰山山麓、南部山区,一路向南进入济南CBD片区、郁郁葱葱的千佛山麓,最后抵达大明湖古典园林区域。本次试飞在济南的飞行高度为300米—500米,飞艇最大飞行速度为100千米/小时,可载10人,计划明年投入运营。
此外,今年3月,共享无人机柜在济南中央商务区完成首次产品应用场景测试和低空航拍。
热闹背后现难题
低空经济在民生服务领域的应用按下“加速键”的同时,实际运营却另有难题。
据媒体公开报道,来自山东交通学院的实践数据显示,济南首条低空物流线路日均单次运输的电力消耗仅需1度电,但起降点建设费、空管报备人力成本等隐性支出占运营成本的60%。更严峻的是,当前日均1次的运输频次难以摊薄单票成本,若想实现盈亏平衡,年运输量需突破千次大关。
低空生态还有产业配套的隐忧。比如,从起降网点到低空智联网的配套,这条航线运行3个月来,已收集了大量飞行数据,包括电磁干扰点、气象敏感区等,针对这些避障数据,正在改进飞控系统、传感器等部件性能,提升无人机的整体性能和适应性。
正如中国民用航空局原副局长李健在一次行业大会上所提,低空经济不是单一行业的局部升级,而是融合航空制造、通信导航、智能感知等多产业的系统性重构。
安全也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余健在日前召开的行业大会上指出:“低空飞行涉及空域、通信、气象等多环节,任何一个数据断层都可能引发事故。必须打破‘信息孤岛’,让空管、气象、公安的数据实时共享。”
多方联手破题
济南正在低空经济这条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按照“政府搭台、院校支撑、企业唱戏、全民共享”的低空经济生态发展理念,抢抓机遇、顶格推进。
去年11月,济南市制定《济南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低空制造为核心、以应用场景为牵引,到2027年,建成300处各类起降设施,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应用示范,开通100条以上低空航线,打造全国低空经济发展先行区、集聚区和示范区。
顶格推进再进一步。2025年3月,由市级领导牵头的济南市空天信息(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办公室成立,全面负责济南市航空航天、空天信息、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发展组织工作。
金融布局。通过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成果转化平台联合行业头部基金孵化早、中期项目,并依托国科控股等机构资源深化产研融合。目前,国科控股已在济南发起62亿元齐鲁科学城科创母基金,投资中科卫星等多个空天成果转化项目,未来将设立低空经济产业专项基金,加速技术产业化进程。
国企入局。去年10月,由济南能源集团牵头组建了全省首个低空经济全要素运营平台——济南低空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集低空飞行管理服务、低空应用作业飞行、通用航空装备智造、低空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于一体。今年4月,济南低空集团联合齐鲁空天信息研究院、神思电子发布鲲鹏智飞系统,即低空空中交通管理和服务保障系统,解决低空飞行怎么飞、飞到哪、安全飞的核心诉求。
院校支撑。今年5月,全国低空物流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济南成立。共同体由7所普通本科院校、25所高职院校、9家省内外企业和3个行业协会共计44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致力于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
低空特色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可倒逼企业科技创新和政府治理方式提升,从而赋能经济增长。在“政产学研金服用”联手推动下,低空经济离我们越来越近。 (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 冯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