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贸易格局深度调整、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当下,东营外贸企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一批具有战略定力与创新勇气的“破壁者”正逆流而上,以创新研发为矛,以装备升级为盾,以多元市场为网,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开辟新航道,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修修补补”,而是一场深刻的企业基因再造之旅。
点燃创新引擎
从技术“跟跑”到价值“领跑”
生产线忙碌运转,海外订单接连不断,得益于自主创新产品,威飞海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高端装备产品正加速占领海外市场。
“到5月中旬,整体式井口采油树在海外市场已交付数百套。”威飞海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兼科技发展部部长王涛告诉记者。在威飞海洋装配测试车间,工作人员正在对自主研发的整体式井口采油树零部件进行组装测试,其成品即将发往海外,为全球油气能源领域保驾护航。
威飞海洋的“明星产品”整体式井口采油树,是一种多层式套管悬挂装置,凭借系统结构紧凑、操作便利、使用高效等优势,可节省约50%的安装时间,大幅降低钻井成本,整体高度较常规井口降低30%,能够充分满足海洋平台上极其复杂且受限的生产空间,也能适应陆地上的苛刻工况。
“整体式井口采油树已在全球销售并应用超2500套,在东南亚市场占有率达到80%。”王涛说,目前,威飞海洋拥有覆盖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的营销网络,并在南北美、亚太等地的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售后服务中心。
作为国内海洋油气装备领域的领军企业,威飞海洋以自主创新与智能化升级双轮驱动,有效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2024年,威飞海洋的“海洋水下采油树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化应用”案例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产业化十大典型案例,为山东省唯一入选案例。
跟威飞海洋一样干得热火朝天的,还有山东润马光能科技有限公司。在车间里,自动化生产线开足了马力,工人们手法熟练,一片片锃亮的太阳能电池板,就像变魔术似的,不停地从生产线上“吐”出来。
这几年,市场变,行业也变,山东润马光能凭借“技术硬”闯关升级。他们的主打产品,不但在国内站稳了脚跟,还卖到了全球30多个地方,在巴西、荷兰等国家都能见到“润马造”。
“眼下的订单,追着屁股跑,比往年同期可忙活多了!”山东润马光能华北区销售总监王鹏飞一脸喜气,“去年销售额冲破了60亿元大关!看这架势,今年再创新高,稳了!”
重塑数字基因
装备升级锻造“智造”硬实力
7月14日,在山东永盛橡胶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智能化设备正在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穿梭运送物料,机械臂精准抓取成型轮胎,在经过密炼、成型、硫化等环节后,一条条大尺寸轮胎整装下线,不久后将发往德国。
“这些大尺寸轮胎,主要用于高性能车或重型SUV,需要同时满足高速和高载重要求,对成型和硫化工艺的各项指标要求较高。过去像这样的大尺寸轮胎由于良品率不高,很多订单不敢接,就失去了进入高端市场的机会。”公司半钢海外销售经理张兵华介绍。
作为广饶县的重点轮胎制造企业,永盛橡胶集团年产能达到2500万条,其中出口占比超过70%,可因设备陈旧,一直错失18英寸及以上的高端轮胎市场。今年以来,随着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人工智能化半钢高性能绿色环保子午胎装备改造升级项目的正式投产,企业在第一季度就接到了7亿元海外订单,同比增长15%,而最大的业务增长点则来源于18英寸及以上的大尺寸轮胎。
“我们的智能化工厂所有的轮胎制造设备全部采购自全球最先进的轮胎制造商,核心装备数控化率超过95%,实现从原材料入库到产品出库的全流程智能化。由于摆脱了人为控制因素,制造精度大幅度提高,目前24英寸以下的轮胎都可以稳定生产,应对外贸需求不在话下。”集团智能工厂生产部部长江辉说。
在新质生产力的加持下,该企业按下了大尺寸轮胎“滚”动出海的加速键。“我们积极调整市场策略,布局中亚、南美、东盟等新兴市场,欧盟高端市场也取得突破性进展。5月份,哈萨克斯坦市场发货量同比增长20%,在意大利博洛尼亚汽配展也斩获了超过3000万元的意向订单。”张兵华说。
在巩固橡胶轮胎等主导产业的同时,东营市太阳能光伏等“新三样”产品出口也实现快速增长。
连日来,在东营大海科林光电有限公司的无尘生产车间内,全自动智能制造生产线正高速作业,机械臂精准挥舞,各类设备满负荷运转,一条生产线每天生产2500件光伏组件,由于出口量大幅增长,产品依然供不应求。
“目前,我们的订单以出口订单为主。现在正在生产的是来自意大利的订单,这是我们今年新开发的一个市场,年订单量在500MW 以上,产品主要以N型电池460W和600W两个版型为主。”公司技术总监朱红岩介绍。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企业的生产设备全部实现了智能化,还增设了MES系统,实现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原材料追溯等,生产效率提升了30%,不良率降低了20%。目前,企业产品出口到日本、美国、德国、罗马尼亚等多个国家。
织密全球版图
多元市场构建出口“立体通道”
这几天,由阿克努石油、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和阿拉伯海湾石油公司联合举办的班加西能源创新论坛在利比亚开幕。作为全球油气开发解决方案的“实力派”,山东科瑞油气装备有限公司在利比亚的团队受邀参加了这个重量级活动。
本届论坛以“探索利比亚能源未来的新机遇”为主题,聚集了利比亚、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能源领域的众多关键决策者,以及斯伦贝谢等多家国际领先能源企业的代表,共同探讨行业战略前景、技术创新及合作机遇。
论坛期间,科瑞油气重点“晒”出了自家在“绿色环保”和“数字智能”这两个大趋势下的最新技术成果,得到了在场嘉宾们的一致点赞。
“利比亚拥有全球瞩目的巨大油气资源与发展潜力,是科瑞油气践行全球化战略、深化核心市场布局的‘关键枢纽’。科瑞油气不仅视其为重要的业务增长点,更将其置于公司拓展国际合作、实现能源技术共享的战略高地。”科瑞油气员工李金旭介绍。
在国家“走出去”战略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科瑞油气坚持扎根当地,搭建海外运维服务中心和零配件仓库,发挥本地优势。凭借“设备+一体化服务”的优势,与全球多家油气公司展开深度合作,为其提供设备升级改造、技术咨询、保运维修、配件仓储等多项增值服务,用“中国智造”和“管家式服务”,进一步强化了科瑞油气海外业务的本土化和多元化。
从“走出去”到“走进去”“走上去”,科瑞油气不断扩大供应端、市场端的世界朋友圈。目前,企业营销服务网络已覆盖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2个地区服务中心、零配件仓库。公司制造的油气能源装备已经遍布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油气田作业现场。
无独有偶,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环境,东营市方兴橡胶有限责任公司在稳固原有市场份额的同时,积极转变生产思路。深入调研不同地区客户的需求特点,制订差异化产品生产方案,并精准投放到对应的市场,以此拓展海外市场版图。
“我们组建了一支精干的外贸销售团队,到南美、中亚、非洲等地区,主动‘出海’抢订单。同时,积极参加俄罗斯国际轮胎橡胶展览会、新加坡亚洲轮胎展览会等国内外展会,与众多国际客户建立联系,成功获取了大量订单。”公司副总经理李昌浩介绍,今年1至4月份,该公司出口同比增长38%。(记者 杨珂 李明 通讯员 谭芳 聂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