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上午,济南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历城专场召开。会上,历城区委副书记,济南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李广霞回答记者问,阐述济南临港经济开发区作为历城区工业经济的主阵地,围绕工业强市战略做的努力和成效。记者了解到,2024年区内工业产值224亿元,占历城区工业产值总量的58.6%,有力推动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济南临港经济开发区位于济南市主城区东部,是历城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也是济南“四港三区”的陆港核心区和济南超算科技城、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济南·人工智能)的主要承载地。
近年来,临港经济开发区精准锚定“3+2”产业方向,即“现代医药、高端数控机床与机器人、集成电路”三大主导产业和“人工智能、空天信息”两大未来产业,围绕产业链价值链成链、强链、补链、延链,打通堵点,接通断点,育企强企,全面突破。2024年区内工业产值224亿元,占历城区工业产值总量的58.6%,有力推动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现代医药产业方面,以齐鲁制药、宏济堂两大链主为引领,做优做强做细现代医药产业链。齐鲁制药安替、安信、动保三大制药产区落户临港,化学药、制剂、兽药形成“强链”产业;360、370等一批技改项目加快建设,推进产业“补链”。百年宏济堂坐拥安宫牛黄丸等亿元级核心单品,同时布局高端医疗器械、AI医疗、微生物技术等前沿生态,实现“延链”发展。
高端数控机床与机器人产业方面,依托邦德激光与济南重工两大核心引擎,高端数控机床与机器人产业集群蓬勃发展。邦德激光切割机销量连续六年蝉联全球榜首,超快激光切割技术实现微米级精度突破。济南重工自主研发的“山河号”盾构机以17.5米超大直径刷新全球在建工程纪录,同时向货运机车、牵引供电等全产业链配套发展,轨道交通产业生态体系逐步形成。
集成电路产业方面,通过“创新孵化+龙头牵引+生态集聚”,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在临港开发区初具规模。中晶芯源发挥“链主”带动效应,预计年产值超50亿元。济南晶谷研究院引进孵化企业12家,晶镓半导体“2英寸高质量氮化镓单晶衬底制备及产业化”入选2024年济南好成果榜单。云知声、镭神智能等传感器龙头企业投产运营,产业链条不断完善,产业生态日益丰富。
人工智能产业方面,以区域强大算力为底座,以海归小镇为人才支撑,构建了涵盖算力、数据、算法、应用等全要素的人工智能产业链。中科曙光500P国产算力融合智算中心建成后,临港算力总规模将达2800P。区内已汇聚人工智能相关企业51家,包括达梦数据、新潮信息等数据企业8家,卡特加特等大模型企业6家,未来智能产研院、凌宇智控等应用企业37家。
空天信息产业方面,与济钢集团联手高标准打造航空航天城,引进天兵科技、中科宇航等头部企业,深耕国防安全、环境监测、矿产勘查等国家战略领域,有效填补济南相关产业空白,提升了济南在空天信息与商业航天领域的全国影响力。
下一步,临港经济开发区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全力开创园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培育产业生态,构建高质量产业发展格局。聚焦主导产业,深入抓好科技、人才配套,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速创新成果向重点产业渗透。焕新数智赋能,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发展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等新模式,推动园区企业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提速前瞻布局,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充分利用国家超算济南中心强大算力资源,建设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行业大模型训练平台,吸引AI算法、数据处理、模型开发企业集聚。探索设立未来产业专项孵化器和加速器,促进园区产业能级加速跃升。(记者 范明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