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来临,家长的“看护之忧”也随之浮现。如何让孩子们的暑假既安全无忧又充满成长?甸柳新村街道第三社区交出了一份暖心的答卷,以一场诚意满满的“乐学一夏”暑期托管活动,回应民生关切。这不仅为家长们贴心地卸下“看护焦虑”,更致力于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安全、充实、有爱的假期港湾。这个夏天,山东大学的大学生们带着青春智慧与热情走进社区,化身亲切的“小老师”与温暖的“大朋友”。知识与关爱在此汇聚,陪伴与成长并肩同行,一段段被知识与关爱点亮的暑假时光,正在社区温暖上演!
暑假期间,济南市历下区甸柳新村街道第三社区提前规划、精心筹备,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活动室打造成了孩子们的“暑期乐园”。明亮的教室里,书架上摆满了儿童绘本与科普读物,课桌上整齐摆放着文具与书本,处处透着温馨与活力。
“乐学一夏”注重“乐”与“学”的结合。社区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课程体系:既有语文、数学等学科知识的辅导,也有创意十足的趣味课程,既帮助孩子们巩固课内知识、查漏补缺,又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与探索欲。
语文课上,大学生化身“小老师”,带着社区的孩子们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这里没有枯燥的背诵,有的是“赏析”文章之妙:一段生动的描写,如何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一个精妙的比喻,藏着作者怎样的巧思?孩子们清澈的眼眸紧跟着老师的引导,小脑袋里迸发出天马行空的想象。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那份对语言的热爱和表达的自信,也在悄然生长。
对于数学,大学生志愿者们深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们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巧妙地融入生活场景和趣味游戏中。孩子们时而眉头紧锁认真思考,时而因为解开难题而欢呼雀跃,小手举得高高的,争着上台演示自己的解题思路。志愿者们用耐心和创意,点燃了孩子们探索数学奥秘的火花,让“数”不再冰冷,而是充满了发现的乐趣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除了知识的浇灌,还有成长的守护。活动室变成了温馨的“未成年人保护”小讲堂。大学生志愿者们结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用生动的案例、形象的漫画和互动的情景模拟,深入浅出地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核心内容,重点聚焦在与孩子们息息相关的安全自护领域,让孩子们知道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也感受到来自社区和社会的关爱与保障。
“乐学一夏”暑期托管活动是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生动实践。这场活动以“成长”为核心,串联起儿童的快乐童年、大学生的实践成长与社区的温情服务,共同推动儿童的基层社会关怀与社会教育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