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大清河畔,太极拳爱好者张惠敏推掌移步,衣袂飘飘与薄雾相映成趣;全民健身中心泳池里,58岁的退休教师李建国正完成每日的千米自由泳;夜幕下的广场绿茵场,12岁的足球小将王浩宇带球连过三人起脚射门——这些跃动的身影,构成了齐河县寻常一日里最鲜活的风景。
近年来,齐河县以“全民健身”为支点,着力撬动城市健康生活方式的深层变革。作为山东省全民健身运动会先进单位,齐河县将运动基因融入城市肌理,累计打造2537处“全龄友好”型健身体育场地。
“齐河已全面实现‘15分钟健身圈’,市民无论身处城区何处,都能便捷找到运动场所。”县教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闫向军介绍。在乡村,“乡镇两个一”(一个公共体育场、一个多功能运动场)和行政村健身器材全覆盖,让村民同样拥有了挥洒汗水、享受运动的“热土”。
如何让体育真正融入市民生活?齐河县探索出“体育+”的多元融合路径。在德百广场,首届“绿茵创星杯”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吸引了五省市500名少年参赛,63场激战奉献418粒精彩进球,同步带动商圈客流量激增;万达广场则将非遗剪纸装点的风筝赛、拳击表演与户外板式网球、篮球等赛事交织呈现,形成独特的“运动+文化”城市律动。“运动搭台、商业唱戏”的模式,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新风尚。
赛事成为城市活力的催化剂。5月23日至25日,国际性的台克球世界系列赛在齐河县举办,吸引2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名顶尖选手参赛,全球130个国家直播镜头聚焦,赛事期间酒店入住率、餐饮零售消费等呈指数级增长,催生出蓬勃的“赛事经济圈”。从环中国自驾游集结赛——黄河生态之旅(齐河站)、中国速度攀岩系列赛(山东齐河站)、生态齐河·黄河湿地马拉松赛等国家级赛事,到山东省自行车黄河挑战赛暨自行车城市联赛(齐河站)、“好运山东 律动黄河”铁人三项联赛(德州齐河站),再到遍布镇村的“农民丰收节”运动会挑粮竞速、广场舞、太极拳等“草根”赛事,齐河县形成“村居有活动、街道有赛事、县级有联赛”的全民健身日历,2023年以来,相关赛累计吸引全国超10万名体育爱好者和游客,带动消费持续攀升。
如今,齐河全县活跃着1833支老年人体育团队,2.2万余名老年参与者通过太极拳、门球、气排球等项目乐享健康晚年。作为“世界老年友好城市”,齐河县以96.87%的无障碍设施覆盖率和42%的老年人经常性体育参与率,诠释着积极老龄化的“齐河模式”。青少年体育则呈现“专业化+趣味化”双轮驱动特色,永锋实验学校的攀岩墙、第三中学的千人乒乓球操、第一实验小学的绿茵场,以及全民健身中心的游泳选拔赛、德百广场的轮滑竞速等,构筑起“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的成长生态,“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建设,将体育精神深度融入全县中小学校园文化。
如今,齐河县经常参与体育锻炼人数占比达46.63%,超过90%的居民选择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当运动成为日常习惯,当赛事化作闪亮名片,这座黄河岸边的城市正以体育为笔,饱蘸全民参与的热情,在追求美好生活的画卷上,绘就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崭新篇章。(陈璐 邢晓倩 孟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