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日照:“亮剑”城乡环境治理-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07/20 10:43:25
来源:日照日报

山东日照:“亮剑”城乡环境治理

字体:

  7月10日,夜色渐深,疏港高速北侧,几束强光刺破黑暗,定格在一辆满载建筑垃圾碎块的轻卡上。司机老丁刚停稳车,就被第二网格巡查队员逮了个正着。

  “没想到这么晚了还有人查。”老丁嘀咕着。巡查队员当场查扣了老丁的车辆,并对其进行了现场普法教育。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老丁表示认错认罚,并配合将车辆行驶至指定停车场,等待接受处理。

  这一幕,正是山东日照经开区大力开展城乡环境整治网格化巡查的一帧缩影。

  为深入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完善城市公共环境设施、提升城市服务功能,连日来,日照经开区加大城乡环境整治巡查力度,依据路网布局及两街道辖区范围,将全区划分为4个大网格,持续开展问题排查整治。

  乱排乱放、乱搭乱建、建筑垃圾“打游击”等一系列“老大难”问题,在日照经开区找到了新的解法。截至目前,各网格累计发现问题184件,已完成整改130件。

  细化管理兜起城市“烦心事”

  翻阅《城乡环境整治网格化巡查工作手册》,网格划分、巡查内容、人员安排、职责分工、资金保障等清晰可见。根据要求,每个网格由一名工委班子成员包保挂帅;一名科级干部担任网格长,牵头推进工作;两街道及区交通和建设局、应急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生态环境分局等多部门人员“进格”,形成责任捆绑的“共同体”。

  巡查清单列得细。小到井盖破损、占道经营,大到污水乱排、非法取土、违章搭建,涉及城市管理、道路交通、城管执法、生态环境、土地管理5大类问题尽收“格”中。

  具体责任压得实。包保领导周调度、月巡查,牵头解决跨层级、跨部门重点问题;网格长每周至少三次带队“扫街”,力促整改无死角;街道办、园林环卫的“小格”责任人,则日日穿行在背街小巷、村居角落,确保问题排查全覆盖。

  “我们就像用梳子篦头,一遍遍梳理城乡环境治理的细枝末节。”刚结束巡查的网格员李大姐抹去额上的汗水,认真梳理着自己的巡查笔记。

  重拳出击案例敲响“警示钟”

  网格织得再密,最终要落到解决问题的实效上。面对巡查发现的问题,日照经开区打出根治“组合拳”,动之以情、明之以理、晓之以法,让破坏环境者心服口服。

  近日,在后崮子村,杨某某偷偷圈了块地当“垃圾场”。巡查组发现后重拳出击,对其罚款3000元。“真没想到后果这么严重!以后绝不再犯了。”面对处罚,杨某某连连认错。该案也成了群众之间口耳相传的“活教材”。

  针对占道经营、露天烧烤等问题,第一网格采取“定点值守+错时加班”管理措施,通过执法+引导方式,下大力气整治城市管理顽疾,截至目前,清理流动摊点120处,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56份,对9名拒不整改者予以处罚。

  第三网格和第四网格地处城郊,是生态环境类、土地管理类重点、难点问题的集中区域,该区探索“大网格”牵头、部门联动、“小网格”协同的机制,各部门单位群策群力,先后完成10余次联合攻坚,妥善化解垃圾随意倾倒、水环境污染、占道经营等一系列顽疾。

  城乡环境治理,处罚不是终点,治理更需“温度”。第二网格在巡查时,发现广源洗涤、百源洗涤、环宇包装三家企业,污水管道接得“不对路”。网格员没简单罚款了事,而是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整改建议。“企业是经营主体,更要敬畏生态红线。雨污分流,是底线也是责任!”网格负责人语重心长的话语,让企业负责人深刻意识到肩上的社会责任和不容触碰的环保红线,当即郑重承诺彻底整改到位。

  严管、联动、温情——— 随着整治深入,街巷在变样,变废为宝、循环经济的理念,在网格的推动下更加深入人心。

  长治长效联动发力再升级

  7月13日,日照经开区召开工委扩大会议,总结全区城乡环境网格化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专题研究下步深化城乡环境治理的具体措施。

  “城乡环境整治,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将其作为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会上,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卢东磊再度部署,并强调要坚持“快”字当头、“严”字到底,建立网格巡查、问题上报、联动处置、反馈回访的闭环流程,将城乡环境整治融入常态化社会治理体系。

  会后,各网格聚焦痛点堵点,靶向出击———

  深化会商机制,对重点、难点、堵点问题集体“把脉开方”;强化科技赋能,整合高空摄像头与无人机资源,打造“天眼+鹰眼”巡查网,对入河排污口、垃圾易倾倒点等重点区域实施智能监控;做实物理防护,在易遭“黑手”的空闲地块种绿植、立围挡,给裸露地块“穿防护衣”,从源头筑起防偷倒防线。

  城乡环境整治离不开群众的共同参与。连日来,日照经开区借助公众号、微博、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持续深化宣传引导,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带动居民、商户积极参与,推动环境治理从“靠政府管”向“大家共同维护”转变,形成全民共治共享的浓厚氛围。

  “当问题越来越少,就是我们心里最踏实的时候。”一位参与多次联合行动的队员说。而更深层的共识是:“罚,从来不是目的,只是必要手段。说服教育也好,依法治理也罢,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咱经开区的天更蓝、路更净,大伙儿住得更舒心!”

  改变,正在悄然发生。曾经随意摆摊的露天烧烤摊主,如今感慨:“以后得守规矩,不能光图自己方便。”当城市在细密的网格中被温柔“托起”,整洁与美好,便不再是纸上的蓝图。

  晨曦微露,网格员的身影又出现在街头巷尾。那被汗水反复浸湿的衣背,正默默记录着这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细格子”里一寸寸焕新的故事。(记者 胡颖)

【纠错】 【责任编辑:贾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