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多少天新管道就能通了?”远远瞅见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水利局工作人员,东港区西湖镇大花崖村村民老焦快步迎上前,眼里满是按捺不住的期待。“快了,一个月左右准能通,您放心!”工作人员的答复笃定而有力。
进入7月份,大花崖村的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已近尾声。这段时间,东港区水利局和西湖镇相关人员三天两头来到施工现场,把控工程进度和质量。
今年以来,东港区进一步完善机制,让党员干部腾出更多时间下沉基层,开展服务。区、镇街除办公室值守和窗口服务人员外,其他机关干部全部扎到项目建设、企业运营、乡村振兴及窗口服务一线,面对面倾听群众心声,实打实解决急难愁盼。
时间回溯到几个月前,东港区水利局收到西湖镇党委政府反馈:大花崖村供水管道需要改造提升。东港区水利局和西湖镇相关人员当即直奔现场。“这事拖不得,必须尽快进行改造。”经过一番勘察,大伙现场办公,商议解决方案,“区里正好搞农村饮水工程,我们争取一下。”经过对接争取、审核认定,很快,大花崖村的自来水管网建设工程便成功纳入今年东港区水利移民后期扶持项目。
5月上旬,施工队带着设备进场那天,老焦和乡亲们特意来到现场助阵。“现在党委、政府办事效率更高了!”老焦感慨道。
施工期间,除了镇村干部现场“盯进度”,区水利、审计等职能部门全程跟进,就连东港区融媒体中心的记者也到现场蹲点采访,用镜头记录工程进展。
“现在从上到下要求直插基层办实事解难题,我们也要主动下沉一线抓亮点。”东港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滕文凯说,中心实行“大项目融媒服务专员”机制,组织记者带着题目沉到项目建设、企业车间、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开展蹲点采访。
通过开展“树典型、破难题、优环境、提质效”活动,东港区进一步完善重点项目、重点企业专班推进等一线服务机制,通过台账式管理、集成化服务,靠前为发展保驾护航。一幕幕场景、一条条举措,通过文字、影像定格成《一本农村集体“三资”旧账这样解决》《电话一响 立马到场》《打通就医“堵点”感受舒心服务》《田埂上心贴心》等一线报道,在报纸、网络端引发热烈反响,“东港发布”系列平台开辟了《项目提升看东港》《融媒一线“探”项目》等现场主题栏目,托幼一体化探索、文旅联袂“宠客”、东港正能量等爆款被点赞刷屏,阅读量达数亿人次。
“党委、政府抓发展,落脚在一线,核心在服务。”东港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满升表示,“机关办公室空一点,干部往百姓地头走几步、企业项目多跑几趟,发展的点子就多了,难题也就不难了。”
统计数据印证着这份实效:今年前五个月东港区9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产值增长12.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2%,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3%,进出口总值增长27.5%。干部下沉一线成为常态,一个个发展痛点在“面对面”中化解,一股股发展动能在“实打实”中汇聚,为东港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