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平:以“菌”为媒撑开“致富伞”-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07/23 16:52:30
来源:东平县委宣传部

山东东平:以“菌”为媒撑开“致富伞”

字体:

  棚外生机盎然,棚内暖意融融。在山东省东平县商老庄乡八里湾村的食用菌菌棚里,一排排架子上,菌包悄然“探头”,撑开高低错落的菌伞,长势喜人。清晨,村民张春兰便一头扎进大棚,仔细查看温湿度情况。

  “这份工作既能顾家,每月还能增收近3000元。”今年62岁的张春兰,过去因需照顾一家老小无法外出务工。自从县人大代表、原八里湾村支部书记张廷华牵头成立食用菌公司后,她一有空就往大棚里钻,培育、采摘、分拣,忙得不亦乐乎。

  “过去我们村集体收入低,基础设施落后,劳动力多为留守老人和妇女,是全乡出了名的落后村、薄弱村、贫困村。”张廷华坦言,“如今,乘着县里‘双30’工程的东风,我们找到了发展新优势。”

  近年来,东平县锚定“富民强村”目标,举全县之力实施30万亩设施农业、30万亩生态渔业的“双30”工程。商老庄乡立足乡情、深挖资源禀赋,积极推动特色产业发展与优势产业升级,实施了科海、源欣两个食用菌技改扩规项目,菌包年产能突破2000万包。项目辐射带动周边200余户群众发展食用菌种植1500亩,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亩均收益超万元。

  刚开始,乡亲们心里也犯嘀咕:这小小的木耳真能成事?为打消顾虑,张廷华发动村干部带头种植,并组织群众上门参观学习。“种植技术免费教,你们只管种,剩下的交给我来解决!”在八里湾村,张廷华的承诺给乡亲们吃下了“定心丸”。

  商老庄乡还积极探索集体投入与个人出资相结合的模式,鼓励村民自愿入股,年底按股分红。“通过‘股’连心、连利、连责,构建起集体与群众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东平县商老庄乡党委书记吴衍涛介绍道。

  此外,商老庄乡持续深化产学研融合,与山东省农科院、昆明食用菌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合作,研发培育高品质木耳菌种;承担省市科技计划项目3项,参与制定省级技术标准2项,开发专利技术11项;建成无菌实验室、菌种培育车间及试验栽培大棚37座,打造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1600亩。

  同时,延伸产业链条,建设现代食用菌产业园,新建标准化厂房3000余平方米,配备国内先进生产线4条,成功招引黑龙江山友等知名企业,生产即食木耳、食用菌茶等高附加值产品15种。2024年,全乡木耳产业总产值达1.5亿元,同比增长15%,带动就业600余人。

  吴衍涛表示,未来商老庄乡将始终牢记“富民强村”目标,持续推动产业向粮食种植、菌包制作、食用菌种植、储存深加工、废弃菌包生产有机肥等全链条延伸,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联动发展。(姜政)

【纠错】 【责任编辑:贾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