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链”护航,山东东营制造破浪出海-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07/24 17:29:52
来源: 大众日报

三“链”护航,山东东营制造破浪出海

字体:

  近日,东营海关关员前往威飞海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开展“关企直通车”政策宣讲活动,指导企业运用海关便利化措施快速通关。

  黄河尾闾,渤海之滨。面对全球贸易的浪潮起伏翻涌,东营外贸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底气破浪“出海”。这种底气的背后,是东营市精准发力,以靠前服务筑牢根基,以数字平台畅通航道,以科技创新赋能引擎,为外贸企业搏击国际市场构筑起坚实的支撑体系。

  服务链前移

  破解出海“中梗阻”

  近日,山东永盛橡胶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排排机械设备有序运转,原材料通过混合、碾压、定型、硫化等一系列工序,最终变为一条条高品质汽车轮胎,不久,其中的8000余条汽车轮胎产品将装船出海,远销法国。

  “我们公司生产的全钢子午线轮胎、半钢子午线轮胎和特种轮胎很受国际市场欢迎,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我们‘永盛造’。”公司办公室主任宋健说,“今年我们成功开拓了非洲市场,目前订单增长了10%。”

  产品过硬是企业出口的“硬实力”,而拥有海关的专业指导则是企业“走出去”的软实力。在开拓新市场时,因为对非洲国家的政策不清楚,永盛轮胎一度陷入困境。东营海关利用轮胎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的专业优势,带着专家团队走进企业,面对面了解情况、手把手解读政策,帮助企业成功开拓了非洲“新热土”。

  “东营拥有我国唯一的轮胎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我们充分发挥基地预警、评议、培训和调研等职能,第一时间跟进了解国外技贸动态、第一时间分析内容、第一时间发布风险预警,为企业提供应对策略、产品建议等,助力企业走出去。”东营海关综合业务二科科长张春峰说。

  上半年,东营市橡胶轮胎出口量超5000万条,出口值超130亿元,出口市场遍布全球221个国家和地区。

  当下,全球产业链正经历深度重构,贸易壁垒也在持续增加,在此局势下,外贸企业的“出海”征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东营市各部门紧紧围绕“稳外贸”相关要求,用好“政策赋能、服务升级、合规护航”组合拳,助力国际市场开拓、培育外贸新增长点、精准输送惠企“活水”,为外贸企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在山东科瑞油气装备有限公司智能化车间内,一台台油气装备正进行最后的精密调试,整装待发,即将启程奔赴科威特。

  针对科瑞油气等行业龙头企业,东营海关建立了对外承包工程项目项下企业出口台账,为每家企业量身定制享惠方案,详细讲解对外承包出口的海关监管方式及申报要求,指导企业利用好政策进口全球先进设备,开展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塑保护自主品牌,助力企业突破技术瓶颈,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

  围绕橡胶轮胎、石油装备、化工、汽车零部件等优势产业,东营市商务局也分类制订了国际市场开拓计划,加力拓展国际市场。今年上半年,东营市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口石油装备金额高达10.8亿元,同比增长2.2倍;其中以对外承包工程方式出口1.1亿元,同比增幅达到1.7倍。

  数字链赋能

  搭建跨境“生态圈”

  山东牝界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钢材、建材、装饰材料出口的外贸企业,公司进驻中国(广饶)城市赋能中心后依托线上网站,销售人员足不出户就可以把产品卖到东南亚、南美洲、中亚、非洲等世界各地。

  “通过独立站和TK网站运营,我们把钢材、建材等产品展示给全世界的客户,实现从线下拓客到线上全球布局的转型,生产成本和时间成本均降低了近三成。”山东牝界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雪指着后台订单数据,对企业进驻中国(广饶)城市赋能中心后的变化赞不绝口。

  像牝界新材料这样借势扩围的企业,在中国(广饶)城市赋能中心还有许多。作为集“服务展示、政策落地、双招双引、跨境电商、金融赋能、人才培育、产业导入”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中国(广饶)城市赋能中心自运营以来,紧扣区域传统外贸与跨境电商发展实际,聚焦孵化服务体系建设、平台引进、项目招商和专业培训等核心工作,已成功孵化企业62家,同时为园外多家企业提供定制化孵化服务,成为推动外贸企业“扬帆出海”的重要引擎。

  如果说跨境电商产业园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平台,那么人才培养则有助于中国产品更好地走向世界。在东营科技职业学院跨境电商孵化基地内,跨境电商研究院院长缪金和带领团队正忙着为东营一鸣新材料有限公司搭建Shopify独立站,根据海外市场需求优化页面设计、运营推广方案。

  “从独立站搭建、品牌包装到社媒营销推广,我们为企业量身定制了一套跨境电商转型方案,帮助企业迅速打开了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市场,拿到了367万元的订单。”缪金和说,为了帮助本地企业搭建“跨境生态圈”,东营科技职业学院牵头组建了供应链跨境联盟,创新了“独立站+海外社媒”孵化模式,已助力12家企业打通跨境通道,让“中国制造”扬帆远航。同时,在学校建立了互联网经济服务中心,通过“理论+实操+项目”三维课程矩阵,近三年累计输送电商及跨境人才900余人。

  高效便捷的跨境金融服务也是外贸企业“走出去”的关键支撑。山东KRYQ是一家专注石油装备专用设备制造和销售的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企业首次与海外买方合作时,因预付款保函开立时效性要求高、转开行授信不足陷入困境。招商银行东营分行依托总行金融科技与协同优势,一个月内完成10份合同项下的预付款保函开立,总金额1500万美元,为企业抢抓订单赢得先机。

  东营市实施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行动,市商务局联合阿里巴巴国际站、亚马逊等跨境电商平台举办多场线上线下培训会,支持企业上线第三方平台或自建独立站,拓宽贸易新路径,2024年全市完成跨境电商进出口85.5亿元。同时,开展“跨境电商+产业带”培育行动,积极搭建平台,组织跨境电商企业、运营方参加中国跨境电商交易会等产业带对接活动,对接亚洲国际贸易投资商会,助力企业拓展市场。

  创新链转化

  催生产品“新身价”

  近日,在山东华盛橡胶有限公司,来自阿尔及利亚的客商穆萨被一款自修复车胎牢牢吸引。“轮胎行驶中被尖锐异物刺破时,内壁的高分子复合材料涂层会自动封堵伤口,保障行车安全;胎体中间还加装了特制静音棉,能有效吸收行驶中的胎噪。”工作人员刘凯华介绍。过去,降噪、自修复等技术被视为国际顶级品牌的“专属”,如今国内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已实现甚至超越了同行水平。

  “我和广饶轮胎打交道10年了。这里的轮胎质量过硬,价格也很有竞争力,不少客户都点名要广饶轮胎。”穆萨的话语道出了众多采购商的心声。

  科技创新是广饶轮胎叩开全球市场大门的“金钥匙”。当地政府联合高校打造高端橡胶轮胎研发中心,为全县100余家企业提供科技支撑。广饶县工信局局长孙小华以华盛橡胶为例说:“我们引导企业与华南理工、北京化工、青岛科技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引进高层次专家。借助这些‘智囊团’,华盛橡胶在新能源轮胎研发中的技术堵点被成功打通。”

  从“拼价格”到“比性价比”的跨越,背后是东营市加速推进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融合的努力。东营市聚焦产业科技创新,实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行动,布局建设一批制造业中试平台,新培育“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25家以上,实施省级企业技术创新项目40项以上。

  企业智能化升级也是东营企业出海的重要助力。东营市着力实施数字产业化引领、产业数字化转型等五大行动,推动设备向高端、智能、绿色方向升级,全面提升自动化、信息化、集成化制造水平,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山东威玛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为油气能源勘探、开发提供高端装备的高新技术企业,凭借过硬的技术和产品很快在国际市场赢得一席之地。但随着公司规模扩大、订单增多,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已无法与未来发展需求相匹配。

  面对这一问题,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东营市商务局、东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单位成立助企服务队,前往企业讲政策、送服务,企业也抢抓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机遇,通过引入先进设备加快自动化、智能化转型。目前威玛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建设正稳步推进,预计2026年投入使用。

  “通过这次全面的升级改造以及技术提升,可以增强设备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能力,对产品的性能做一个全面的升级,对产品的产业链延伸做一个全面升级,更好地满足深地、深海、非常规条件下的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战略需求。”山东威玛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许新波说。

  据了解,东营市持续开展“千项技改、千企转型”,引导企业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226个。今年1月—5月,全市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6%,居全省第一位。

  精准赋能 破浪前行

  在国际市场的惊涛骇浪面前,东营企业交出的成绩单引人深思:橡胶轮胎远销221个国家和地区,石油装备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口额倍增……亮眼数据的背后,是政府角色从“管理者”向“赋能者”的深刻转型,为各地政府助力企业出海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

  服务下沉,破解“看不见的壁垒”。政府服务从“坐等上门”变为“主动出击”,建立专业服务机制,实时预警风险、解读规则、定制方案,精准拆解企业出海“第一公里”障碍。

  面对传统外贸渠道的“天花板”,东营选择以数字生态重构产业逻辑,通过建设跨境电商孵化平台、创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扮演起“生态建筑师”,为“卖全球”打通数字通道。

  外贸突围关键在于推动产业从“价格竞争”转向“技术竞逐”。东营市着力搭建产学研平台,培育创新联合体,激活企业内生动力,引导产业从“价格红海”转向“技术蓝海”。

  东营经验的核心价值在于,以制度供给弥补市场失灵,以精准服务降低交易成本。政府既不越位包办,也不缺位旁观,而是通过构建“服务—数字—创新”融合生态,让企业真正成为破浪主角。当政府甘做高效协同的“护航舰队”,中国制造才能扬帆远航。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