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在实习实践中砥砺品质,敢闯敢试,知行合一,以‘青鸟展翅’之姿挺膺担当新风采。”7月16日,“青鸟计划·乐业邹鲁”2025年邹城市大学生暑期实习实践活动正式启动,实践学生代表的铿锵誓言,生动展现了青年学子投身家乡建设的热情与担当。
今年暑期,共青团邹城市委聚焦青年学子成长与家乡发展需求,精心整合政府、企业及高校资源,采用“团市委+市直部门+团组织”联动模式,成功征集全市36家单位提供的106个实习岗位。活动吸引了千余名大学生踊跃报名,经严格筛选,最终246名学子脱颖而出,获得宝贵的实践机会。这些青年才俊不仅将在岗位锻炼中提升自我,更将为服务单位注入新鲜思维活力,为家乡发展积蓄青春动能。
“青鸟计划”科学规划了政企实践、社区服务等六大社会实践课题,为学子提供丰富多元的实践平台。在邹城市委宣传部实习的张婧茹深有感触:“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深入了解了政府部门的运作流程,更深刻体会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这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要以自身力量积极传播正能量、推动文化繁荣。”
青鸟学子们以青春智慧反哺实践单位,赢得了广泛赞誉。在邹城市文物保护中心,设计专业的实习生巧妙将艺术知识融入文保研究,为守护历史根脉贡献专业力量;凫山街道铁西社区的实习生,以极大的耐心与热忱参与社区治理,成为守护和谐家园的积极力量;政法委的实习生通过参加“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普法宣传活动,呼吁群众了解法治文化,增强法治观念。
“学生们的活力与创意令人振奋,他们在普法宣传等活动中提供了坚实的服务保障,为法治邹城建设和家乡发展增添了蓬勃的青春力量。”邹城市委政法委综合科科员杭昊评价道。
“青鸟计划”更深层的意义在于紧密联结青年学子与家乡故土,构筑人才回归与地方发展互促共进的桥梁。为此,共青团邹城市委充分发挥“青鸟驿站”站长的枢纽作用,在全国31所双一流高校完成建站,广泛联络涵盖本、硕、博多层次邹城籍学子,通过全方位、多维度推介家乡,有效提升邹城在省内外高校学子中的知名度与吸引力。
同时,依托“三下乡”社会实践,成功吸引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顶尖高校团队来邹开展学术调研、文化挖掘与支教合作,形成调研报告百余篇;通过“百站联百院”行动,与北京科技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高校共建“邹城市青创服务站科技小院”,牵线选树乡村好青年3000余名,年均推荐50余名乡村好青年入党,持续壮大乡村人才队伍;联合组织部、科技局等部门单位,组织80余名邹城籍青年返乡博士开展新春茶话会、双招双引恳谈会等活动,为建成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奠定人力基础。
“青鸟计划的核心,在于引导青年关注家乡、亲近故土,为未来返乡就业创业播下种子、奠定根基。”共青团邹城市委书记颜东阳展望道,“我们将持续深化计划内涵,拓展更广阔优质的岗位资源,努力搭建青年人才与地方发展共生共荣的坚实平台,推动实现人才成长与家乡振兴的同频共振、双向奔赴。”(张仲清 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