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能自己下楼遛弯,没事就和老伙计们下棋。”65岁的张先生曾因突发脑梗导致左侧肢体偏瘫,刚入院时连抬手都困难。得益于山东省第二康复医院“临床康复一体化”模式,康复师在他病情稳定后48小时就介入治疗,通过肢体功能训练、针灸等综合方案,3个月后他已能独立行走。
1965年,山东省第二康复医院在泰山脚下悄然诞生,最初仅是承担基础疗养功能的简陋场所。如今,山东省第二康复医院已建成64800平方米的医疗建筑群,拥有500余人的专业医疗团队,开设30余个临床医技科室,配备百级层流手术室、多功能康复大厅、PCR实验室等先进设施,3.0T核磁共振、大型DSA血管造影机、256排CT、康复机器人等尖端设备为精准诊疗提供坚实支撑。
在传承中创新,是这家医院的鲜明特质。走进山东省第二康复医院中医康复中心,72岁的李女士坐在道生四诊仪前,医生轻轻将脉搏传感器绑在她手腕上,高清摄像头缓缓对准她的面部和舌面。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疗的精髓,而道生四诊仪让这一过程实现了数字化、标准化。通过高清摄像头捕捉面色与舌象细节,用脉搏传感器采集脉象信息,结合智能问诊系统收集的症状信息,设备内置的中医辨证模型能快速生成体质评估报告。短短10分钟,李女士就能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分析报告,医生则依据数据为李女士制定了个性化养生方案。
在山东省第二康复医院,“特色驱动创新”的发展理念体现在每个科室的实践中。医院精心培育的10个康复亚专科,在不同领域守护患者健康。
心脏康复中心的成绩单尤为亮眼——作为泰安首个国家标准化心脏康复中心,2024年获评“山东省临床精品特色专科”。在这里,患者不仅能得到急救治疗,更能获得从运动指导到心理干预的全周期康复服务。而重症康复的突破更显医者仁心,ICU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24-48小时,康复治疗便同步启动,机械通气配合膈肌电刺激、床旁主被动训练。针对昏迷患者,医院融合药物调节、神经电刺激与“醒脑开窍”针刺技术的多模态促醒方案,已让多名患者重获意识。
站在建院六十年的时间节点上,山东省第二康复医院的目光早已投向更远的未来。医院正在规划建设总面积1.5万余平方米的康复综合楼,项目建成后,医疗用房总面积将突破10万平方米,床位规模与服务能力将实现质的飞跃。
“我们要建的不只是大楼,更是让群众满意的健康家园。”山东省第二康复医院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泰满意”服务品牌建设,让患者就医更便捷、体验更温馨。从硬件升级到服务优化,从技术创新到人才培养,医院正一步步向着 “国内领先、省内一流的康复诊疗中心”目标迈进。(张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