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这个路口没有红绿灯,人车混行,特别容易发生事故。现在装了临时信号灯,秩序规范了不少,出行安心多了。”近日,在山东武城经济开发区工作的尹先生欣喜地发现,振华街与水星路交叉口有了新变化。
此前,由于道路升级改造,振华街与水星路交叉口的交通安全设施尚未完善,给市民出行带来诸多安全隐患。武城县委社会工作部在收到市民关于加强该路口交通管理的建议后,第一时间将建议事项转交县交警大队和县执法局办理。县交警大队第一时间安装临时信号灯规范交通秩序,县执法局也明确了固定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时间表,重点推进。目前,该路口通行秩序明显改善,群众出行更安全。
尹先生的由衷感慨,正是武城县积极倾听人民心声、切实改善民生的鲜活例证。今年以来,武城县以打造“智汇‘吾’城”人民建议征集品牌为契机,构建了人民建议征集“1+N”工作体系,将群众的“金点子”转化为改善民生的“金钥匙”,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有着独特的定位。”武城县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它聚焦社会公共利益,针对社会公共事务反映情况。与12345热线不同,这里不仅需要发现问题,更强调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真正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闭环管理。”
为拓宽建议征集渠道,武城县在发挥好信访、市民热线等传统渠道作用的基础上,创新举措,在各镇街区和民政局、审批服务局等13个重点部门设立建议直报点,并配备征集邮箱和二维码,实现了建议信息的直达,为更好地办理民生实事提供了重要渠道。
同时,武城县组建了一支专业的建议征集队伍,从“两代表一委员”、单位业务骨干、行业代表等群体中选聘了18名特邀建议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特长,分领域、分专题提高人民建议的质量。此外,依托“爱武城”APP、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平台,开展日常征集、专题征集等多样化的征集活动,进一步扩大了建议征集的覆盖面。今年以来,武城县在县级层面已征集建议30余条,被山东省“齐鲁建言”平台采纳20条。
为了让人民建议真正落地见效,武城县建立了一套涵盖征集、办理、转化、监督、报告、激励等环节的六步闭环工作机制,并建立了与人大、政协、信访等部门的信息互通机制,推出了建议办理“310”“530”工作法,即简单建议3个工作日内受理,10个工作日内办理;普通建议5个工作日内受理,30个工作日内办理。
下一步,武城县将继续深化人民建议征集工作,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拓宽征集渠道,提高建议办理质量,让更多的“金点子”汇聚成推动武城县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绘就更加美好的民生新画卷。(崔建帅 王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