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青岛“最忙派出所”的执法密码-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07/25 17:58:28
来源:山东法制报

解锁青岛“最忙派出所”的执法密码

字体:

  身处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心脏地带,多年来,青岛市公安局黄岛分局长江路派出所聚焦机制保障、能力提升、监督管理三个方面,以扎实的执法工作、创新的管理机制和卓越的为民服务,推动执法工作质效全面提升。今年5月,该所获评“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

  抓牢机制保障

  确保案件“日清日结”

  长江路派出所辖区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核心区域,是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辖区面积36.5平方公里,实有人口45.3万人,流动人口占一半,年均接处警4.85万起,各项业务量常年位居全市派出所之首。

  面对复杂多变的治安环境和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需求,长江路派出所始终坚持抓牢机制保障这一核心,以能力提升为基石,不断深入创新实践,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事不过夜、日清日结”工作机制正是派出所创新推行、始终坚持的执法办案工作机制。

  “我们制定了‘日清零’工作标准。无论是已经办结还是正在推进的案件,都进行总结梳理,列明应对预案。有效避免了风险隐患的累积,确保每一起警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地处理。”长江路派出所所长李宗民介绍。

  工作中,长江路派出所积极探索“三级过滤+专业介入”的矛盾调解机制,引入律师、心理咨询师、志愿者等力量常态化入驻,创新“背靠背调解”“圆桌议事”等6种工作法,实现矛盾纠纷的源头化解。派出所民警简齐恒摸索总结的“三必问三必调”工作法在全市推广。

  开展技能培训

  提升规范执法能力

  “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学什么,学什么就要精什么。”工作中,长江路派出所始终抓住能力提升这个根本,开展规范执法系列培训,锤炼民辅警执法为民的“硬功夫”。

  辖区人口众多,接警量大,一线民辅警在日常接处警中经常遇到的,往往是劳务纠纷、消费维权、安全隐患查处等非警务类警情。面对此类情况,长江路派出所常态化开展每月一次的规范执法培训,除了邀请法院、检察院及警种部门的业务骨干为民辅警授课外,还积极联动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综合执法、人社等有关部门负责人来所开展交流培训,通过案例解析、个案点评和业务知识学习,精准查找执法短板,逐一攻克,有效提升了民警的实战能力和业务素养。

  全流程闭环监督

  打造阳光执法窗口

  执法监督是确保执法公正、提升执法公信力的关键。长江路派出所始终抓住执法监督这个关键环节,不断探索和实践阳光执法的新路径。

  “派出所建立了接处警全流程闭环监督机制,定期回放执法记录仪视频,检查执法记录,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规范行为。同时,严格落实受立案制度改革要求,确保警情处理连续规范。”李宗民说。通过建立受立案自查机制,定期检查受立案情况,防止了有案不受、受案不立等问题发生。

  为提升案件侦办质量和效率,长江路派出所针对不同类型的案件制定了相应的侦办指引。对于所内主责案件,由分管所领导和法制员牵头,开列案件侦办“思路图”和调查取证“任务单”,推动案件侦办轨道化运转。对于所队合办案件和跨域合作案件,则分别由合办单位和所长负责统筹协调,确保案件侦办的顺利开展。同时,所内成立了执法监督委员会,针对疑难复杂案事件进行集体会商研究、集体决策,有效解决了一批重要案事件。

  此外,对于群众反映的执法问题,长江路派出所一体推进“查、改、治、建”,排查案件61起,并将发现的问题全部整改完毕。该所实行案卷审核“问题清单”“综合评分”管理,法制员分别对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进行审核把关,针对性整改问题300余件,编发工作专刊39期,实现了执法办案全过程监督,促进了执法办案规范化程度显著提升。

【纠错】 【责任编辑:张建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