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滨州沾化:炎炎夏日摘冬枣-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07/28 16:21:23
来源:大众日报

山东滨州沾化:炎炎夏日摘冬枣

字体:

  山东滨州沾化区下河乡郭宁精品冬枣示范园温控大棚,一排排枣树枝繁叶茂,一颗颗红黄相间的冬枣缀满枝头,清甜浓郁的枣香在空气中悠然流淌。

  枣农郭宁提着一个半旧的红色塑料桶钻进大棚。“东营一位回头客又要了十斤,我得赶紧摘完打包寄走。”郭宁的大棚冬枣实现了6月份成熟上市,与去年相比又提前了20天。

  记者站在大棚里,没有丝毫的闷热感。郭宁停下脚步,抬头指向棚顶:“看,秘诀在这儿!棚顶可以随意开合,通风效果非常好。”

  环顾四周,棚内处处透着“科技范儿”。除了能电动控制的双层塑料膜,水肥一体化滴灌悄无声息地滋润着枣树,粘虫板上零星粘着几只小飞虫,探针数字温度仪显示着土壤温度。“这样的升级版大棚,我们示范园一共有4个。”郭宁拍了拍身边结实的钢架棚柱。

  “冬枣为何能在夏季上市?”面对记者的提问,郭宁转身走到大棚门口,放下手里的小桶,从货架上拿出一本边角有些磨损的塑封皮面笔记本——那是他的“大棚日志”。

  翻开厚厚的本子,他用沾着些许泥巴的手指着其中几行:“11月初,咱就把棚内温度调至7摄氏度以下,让枣树提前进入‘休眠’状态。”“12月15日开始,棚内逐步升温,让枣树提前‘苏醒’生长。”“你看这页,2月2日,大棚里的枣树比大田冬枣提前两个半月发芽。”字里行间,郭宁详细记录了科技如何在这片土地上施展“魔法”,精准操控着枣树的四季轮回。

  “科技助力,消费者四季都能尝到这份脆甜。”郭宁合上笔记本,放回货架,拎起小桶继续摘枣。随后,他利落地把枣倒进泡沫箱,放到电子秤上,开始熟练地装箱、打包,等待快递员上门取件。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