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骄阳似火,沂源大地涌动着项目建设的热潮。
在盛坤新材料(山东)有限公司的项目现场,焊花飞溅、设备轰鸣,工人们正冒着酷暑紧张有序地进行设备调试,冲刺8月份的试生产。作为沂源县2025年重大项目之一,这家即将投产的新材料企业,生动诠释了沂源优质营商环境带来的发展加速度。
为助力企业落地达产,沂源县实施精准帮包服务,聚焦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深入落实“圆桌会议”制度,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推进情况,坚定不移抓服务保障,努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项目实施以来,沂源经济开发区和相关部门的服务就像‘及时雨’,总是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出现。”采访中,盛坤新材料负责人王伟语气中满是感慨。他坦言,企业能在短短数月内完成设备安装,离不开各级政府“不叫不到、随叫随到、到就做好”的全周期服务。这种“店小二”式的精准服务,让企业得以轻装上阵,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核心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中。
在与相关部门协同联动中,沂源经济开发区精准掌握经济运行增量、减量、变量等关键因素,解决企业生产运营实际困难,全力保障企业满产稳产,实现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在沂源经济开发区的另一端,山东博克塞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箱体正源源不断下线。“现在,我们的订单充足,自动化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公司总经理司振辉指着忙碌的车间介绍道。这家总投资13.6亿元的新能源企业,已成为鲁中地区储能电池箱体研发制造的重要力量。
作为沂源县招商引资的重大项目,博克塞斯创下了当年成立、当年建设、当年竣工的沂源速度。如今,作为“沿链聚合、集群发展”的生动实践,博克塞斯已成为带动沂源新能源产业链发展的典范,为沂源县“纤维新材料之城”建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些成果的取得,源于沂源县构建的“三维发力”发展生态。在产业链培育上,该县深化“联合招引”模式,发挥头部企业带动作用,推动“政府搭台”与“企业唱戏”深度融合。
在服务保障上,“全员帮包”机制让每一家企业都有专属服务专员。盛坤新材料享受到的“全周期服务”,已成为沂源政务服务的标配。正如王伟所说:“在这里投资,我们感受到的是尊重和安心,能一门心思搞发展。”
在要素供给上,沂源县通过土地收储和“标准地”改革,实现“交地即交证、拿地即开工”,为项目建设按下“加速键”。华源产业园、鲁科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加速崛起,智慧能源平台和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同步推进,园区承载能力持续增强,为产业集聚提供了优质空间。
企业快速成长的背后,是沂源县优化营商环境的持续发力。“我们始终把营商环境作为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让每个项目都能在沂源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沂源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周国江表示,下一步,将紧紧围绕工业提级跃升总目标,强力驱动“三驾马车”,推动园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跃升。
招商引资的丰硕成果,也印证了沂源营商环境的“磁吸力”。聚焦新医药、新材料两大产业集群,沂源县组织专业团队绘制产业链图谱,精准梳理关键环节和配套企业。以产业链为板块,沂源县还组建6支由班子成员带队的招商分队,今年以来,赴西安、江苏、浙江、青岛等地开展精准招商6次,储备21个在谈项目。其中,高档医用包装材料等7个项目成功签约,形成了“洽谈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的良性循环。
如今,沂源县正以营商环境之“优”,带动项目建设之“快”,支撑产业发展之“强”,谋经济发展之“进”,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书写更多企业成长壮大的奋进故事。(记者 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