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济南都市圈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07/30 10:29:45
来源:济南日报

聚焦济南都市圈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字体:

  研墨下笔、摇旗呐喊、舞龙助威、美食制作……7月27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2025WAIC)上,机器人技能展示层出不穷,在各行各业“大展宏图”。

  从机器人舞动蛇年春晚开始,产业发展的热度节节攀升。

  今年6月,山东省工信厅等25个部门单位联合印发《山东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力争到2027年,全省机器人制造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培育产值超20亿元的机器人制造领军企业3家以上,打造四大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其中,济南、青岛、淄博、济宁根植当前产业发展“土壤”,发展各有侧重。政策全面发力,产业蓄势待发,立足于济南都市圈机器人产业链,“机器人+”应用行动正在进行。

  因地制宜,形成机器人产业“圈内生态”

  快速编程、激光焊缝跟踪、大熔深高效工艺、焊接实时监控、焊接质量分析……在山东奥太电气有限公司,诸多高精度焊接任务仅需焊接机器人系统即可圆满完成,生产效率提升40%以上,这项技术突破,推进专用汽车、煤矿机械等领域实现了机器人智能焊接生产。2024年,该公司年产机器人焊接装备300台(套),实现营收超2亿元,占公司总规模的20%。

  仅济南高新区就拥有500家像奥太电气这样的机器人产业上下游企业,其中,奥太电气、翼菲自动化、优宝特、山东新松、国网智能等头部企业处于行业领先,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在将山东打造成为全国机器人研发制造增长极和应用新高地的大框架下,济南都市圈整合资源禀赋和创新要素,走出适合“圈”内发展的产业路径。

  针对济南都市圈内机器人产业发展,按照当前产业发展现状,发展目标各有侧重:济南市重点发展重载工业机器人、高温强冲击特种作业机器人、驱控一体化芯片与控制器,打造国内领先的机器人测试验证平台,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布局,加快机器人整机及零部件产业协同发展;淄博市重点发展高精度弧焊协作机器人、矿用预警侦测特种机器人及机器人专用行星减速机,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打造国内外知名的智能协作机器人和核心零部件生产高地。

  借势而上,提升机器人产业发展效能

  今年7月3日,经济南市机器人产业发展办公室筹备,“机器人产业赋能联盟”成立。联盟由济南迅网互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武汉超擎数智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行业内领军企业联合发起,旨在发挥优势、优化配置、加强保障、赋能发展。

  济南作为全国唯一的“三区叠加”城市——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实验区、国家工业互联网示范区,拥有发展机器人产业的广阔土壤。目前拥有机器人相关企业109家,2024年产业规模达142亿元,覆盖机器人零部件生产、本体制造、系统集成等产业链环节,已形成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多元化布局。

  这一布局,与“行动计划”中山东机器人产业布局一脉相承。7月15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济宁举办“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机器人产业链记者见面会。山东优宝特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永现场介绍了多款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产品。其中,“行者泰山”二代产品于今年6月18日完成在泰山盘道的拉练测试,在陡峭台阶、碎石路面以及湿滑岩壁等复杂场景下,展示出超强的适应能力,属业界第一梯队水平。

  如何让济南好产品成为“山东好品牌”?这就需要产业深耕。济南以“专班”的形式,成立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尖刀连”,从政策上为产业发展打通“任督二脉”,一方面推进技术研发,为机器人产业垂直领域发展提供新产品解决方案;另一方面,重视场景拓展,深挖应用场景需求,不断拓展机器人应用领域外沿。“机器人产业赋能联盟”不仅仅是机器人企业的联动联合,更是产业赋能的“先手棋”,提前布局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值得一提的是,成立活动现场发布第一批机器人应用场景需求(机会)清单,87个应用场景涉及12个领域及行业,每年评选20个政用、民用、商用“机器人+”应用示范场景,按实际投入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最高100万元,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拓展事业思路,打开发展的广阔空间。

  因势利导,激活强链扩容“智慧集聚”

  今年5月,在淄博举行的协作机器人应用场景推介会上,法奥美德智能机器人系统技术(淄博)有限公司推介的焊接机器人尤其引人注意。一款由5KG协作机器人+焊机系统+移动小车+系统服务组成的焊接机器人,价格为7.32万元,一名普通工人可同时操作3至4台,焊接效率达到人工焊接的2至3倍,减少成本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只需4个月就能收回成本。

  在山东着力发展的四大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中,淄博占其中一席,凭借高精度弧焊协作机器人、矿用预警侦测特种机器人及机器人专用行星减速机三条细分赛道,以其完整的产业链条,“定制化“服务,走出淄博机器人发展的新路径。目前,淄博市规划建设了临淄区、淄博高新区、淄博经开区3个机器人产业集聚区。身为重工业城市,多样化的矿山业态为特种机器人研发与使用提供了诸多应用场景和最前端的技术试验场景。借助矿山作业的智能机器人研发,矿山作业在智能自动化+无人化方面需求尤其迫切,这也为淄博机器人产业发展抢占了矿用预警侦测特种机器人研发应用风口。

  产业发展需要注入“智慧”,今年4月,淄博机器人产业专利池发布,首批整合17家单位、1900余项专利资源,由纽氏达特作为链主企业牵头,联合14家骨干企业成立管理委员会,引入清华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专家组建智库,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供给端与需求端深度链接的创新生态。

  攻克精密技术,精准攻坚“卡脖子”领域,主攻核心零部件及征集领域,赋能更为丰富的应用场景……济南都市圈内机器人产业发展正不断实现产业进阶与垂直跃升。

  机器人赛道群英角逐,未来已来,拭目以待!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