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要2天以上,现在10分钟左右即可出证,效率大大提升!”7月28日,在淄博浩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仓库内,一批重达89吨的UN3077固体硫脲正在装车发运,公司总经理曹建军看着企业端电子证书界面感慨地说。
据悉,随着全国海关首批UN3077和UN3082类危险货物包装使用鉴定差异化合格评定(以下简称差异化合格评定)试点在淄博市启动,企业的通关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差异化合格评定是海关针对出口危险货物包装使用鉴定出台的一种“检查+验证+合格保证”的新型合格评定模式,是商检法规定的9种合格评定程序的创新应用。相较于传统批批现场检验的评定模式,差异化合格评定将新模式应用到优质企业、安全风险低的危险货物上,在确保检验鉴定效果的同时,能显著提升检验效率。
UN3077和UN3082类物质主要包含低毒农药、固化剂、抗氧化剂等,本身不具有易燃、易爆、腐蚀和急性毒性,按照规定需满足危险货物最低等级Ⅲ类包装要求。近年来,随着这些商品出口量的持续增长、不合格率的逐年下降,海关总署决定实施差异化合格评定措施,并于7月15日在济南海关关区内启动首批试点。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培训,督促企业做好自检自控,保证合规电子材料上传,专人专项对企业申报批次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快速签发证书,实现行政和时间成本的大幅度压缩的同时,确保产品安全出口。”淄博海关查检一科科长姜宪娟表示。(记者 曾艺伟)
【纠错】 【责任编辑:张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