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济南变压器股份有限公司是济南市长清区内一家70年的老企业,近年来积极投入数字化转型,以“科技创新+智能制造”双轮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公司副总经理吴则禹介绍,在前期完成干式变压器生产线一二期智能改造的基础上,如今又启动了干式变压器智能化产线三期建设、油配变智能化产线建设及大型智能箱变产线集群建设,积极构建L4级智能制造示范基地。依托RGV/AGV物流系统、智能立体仓库、六轴工业机器人等先进装备,实现全价值链数字化管控,推进5G全连接工厂建设,创新构建“5G+工业互联网”示范应用场景。新上的特高压输电装备产线项目也将实现运营,预计新增年产值5亿元。吴则禹说:“我们重点突破环保型海上光伏和陆上风电等新能源领域变压器关键技术,深化与中科院、西安交大等顶尖科研机构的战略合作,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系统。通过完善的研发投入保障机制和高效的成果转化体系,为技术创新提供持续动力。”
近年来,长清区像这样的传统制造业纷纷“老树发新枝”。据长清区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孟亮介绍,装备制造相关规上企业达到128家,2024年产值规模达到210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83.4%,其中高端数控机床与机器人相关企业26家,年产值约20亿元;新能源装备相关企业32家,年产值约49亿元;汽车装备及零部件相关企业39家,年产值约102亿元。围绕高端数控机床与机器人、新能源装备、汽车等主导产业发展方向,积极推动集群化、链条化。该区正全力做好要素保障,优先保障项目用地需求,对重大装备制造产业项目实行“点供”政策;建立“靶向式”校企人才培养机制,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联合省属国有企业成立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基金,通过参股、融资担保等方式,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装备制造企业的金融产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在创新谷的山东鲁润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5G全连接制造基地,新引入的高效热交换管全自动产线,补齐了节能环保产业关键上游链条;研发高效大温差系列机组,为长输供热提供热源首站、中继能源站、末端换热站的产品矩阵;联合济南能源打造济南市首个兆瓦级工商业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自发自用220万度电,节能降碳700吨标煤。这家专注于工业余热回收领域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已为石热入济、聊热入济等民生工程提供产品和服务。近期长清区以该龙头企业为核心,谋划招引关联性企业,提高配套率,延伸产业链。
长清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士强表示,立足长清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紧紧围绕济南市“13+34”产业链体系,确定以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和装备制造作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三大主导产业。依托大学科技园、创新谷、济南经济开发区等载体空间,加大项目建设,联合高校培育创新生态,推动科技成果优先就地转化,培育链主企业,推动链式发展。精准提供要素保障,近年来累计出让工业用地27宗1800余亩,占总出让土地面积的70%以上,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用地保障。